送童子下山
金地藏〔唐代〕
空门寂寞汝思家,礼别云房下九华。
爱向竹栏骑竹马,懒于金地聚金沙。
添瓶涧底休招月,烹茗瓯中罢弄花。
好去不须频下泪,老僧相伴有烟霞。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佛门清净却寂寞,你难免思念家乡,行礼辞别了僧房,下山离开九华山。
你总爱凑到竹栏杆边骑竹马玩耍,却懒得在佛地参与聚沙修行的事。
到山涧底打水添瓶时,别再逗弄那水中的月影;在茶碗里煮茶时,也别再摆弄花草了。
好好回去吧,不必频频掉泪,老僧我自有烟霞作伴,会安好的。
注释
空门:佛教名词。
云房:古时称隐士或僧道的住所。
九华:九华山在安徽省青阳县西南,因有九峰形似莲花,故名。
竹马:儿童玩具,当马骑的竹竿。
金地:佛教典故。后常用金地、布金之地代指寺庙。
瓶:汲水的陶罐。
简析
《送童子下山》是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主要记录了诗人在九华山化修时,终日与一小童役为伴。当这个烹茶汲水的小童不耐深山寂寞,要回归家中去时,诗人便写了这首诗赠送他。整首诗写得亲切柔和、娓娓情深,叙述的也是日常近事,充分地表现出诗人仁慈的心地和豁达的情操。
更漏子·柳丝长
温庭筠〔唐代〕
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
香雾薄,透帘幕,惆怅谢家池阁。红烛背,绣帘垂,梦长君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