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潠田舍获

陶渊明 陶渊明〔魏晋〕

贫居依稼穑,戮力东林隈。
不言春作苦,常恐负所怀。
司田眷有秋,寄声与我谐。
饥者欢初饱,束带候鸣鸡。
扬楫越平湖,泛随清壑回。
郁郁荒山里,猿声闲且哀。
悲风爱静夜,林鸟喜晨开。
曰余作此来,三四星火颓。
姿年逝已老,其事未云乖。
遥谢荷蓧翁,聊得从君栖。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贫居糊口靠农务,尽力勤耕东林边。
春种苦辛不必讲,常恐辜负我心愿。
田官关注秋收获,传语同我意相连。
长期挨饿喜一饱,早起整装待下田。
划动船桨渡平湖,山间清溪泛舟还。
草木茂盛荒山里,猿啼悠缓声哀怨。
悲凉秋风夜呼啸,清晨林间鸟唱欢。
我自归田务农来,至今已整十二年。
华年已逝人渐老,依旧耕耘在田间。
遥遥致意荷蓧翁,姑且隐居为君伴。

注释
下潠(xùn):地势低洼多水的地带,即诗中所说的“东林隈”。田舍:指田间简易的茅舍,可供临时休息、避雨之用。获: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东晋义熙十二年(416年),是诗人在田舍中收获时所作,当时陶渊明五十二岁。诗人自归田以来,已经度过了十二年的躬耕生活。其劳作是勤苦的,生活是贫困的,但诗人却从中获得了极大的满足与安慰。

参考资料:完善

1、 王瑶 编注.陶渊明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420
2、 陈庆元等编选.陶渊明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126-128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自己为了生活不辞辛苦“戮力东林隈”的劳动过程。当他看到丰收在望时,想起了自己已经渡过了十年艰苦的农耕生活,心情是自豪的。

  前六句是写见到下溪田丰收时的心情。“不言春作苦,常恐负所怀”,他的愿望和司田是一致的,这使他很觉得欣慰。看来这“寄声”与诗人的司田也是他的一位朋友。诗人在这里之所以提到这位任司田的朋友,是表示自己的农耕生活并没有脱离整个社会的生产活动,并且对社会生产有积极的意义。这是陶渊明农业社会理想和务实精神的表现。接下去就写诗人怎样鸡一叫就到荒山去劳作,从而领略了山中的晨景。“饥者欢初饱”,这是多么深切的生活体验,没有亲身尝过饥饿的味道,就不知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潠田舍获》是一首五言古诗。此诗写诗人自己为了生活不辞辛苦“戮力东林隈”的劳动过程,开头表达了竭力耕种不违初衷的想法,接写闻道将有好收成的喜悦心情,再写到荒山去劳作,从而领略了山中的晨景,最后重申自己始终不渝的归隐之志。全诗写景形象生动,栩栩如画,有力地烘托并体现出诗人内心情感的起伏波动。

陶渊明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427年),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一说寻阳郡柴桑县(今江西九江)人,另一说江西宜丰人,东晋末到南朝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是江西首位文学巨匠。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137篇诗文 ► 1327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饮马长城窟行

陈琳 陈琳〔魏晋〕

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
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
官作自有程,举筑谐汝声!
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
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
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
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
善事新姑嫜,时时念我故夫子!
报书往边地,君今出语一何鄙?
身在祸难中,何为稽留他家子?
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
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
结发行事君,慊慊心意关。
明知边地苦,贱妾何能久自全?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感旧诗

曹摅 曹摅〔魏晋〕

富贵他人合,贫贱亲戚离。
廉蔺门易轨,田窦相夺移。
晨风集茂林,栖鸟去枯枝。
今我唯困蒙,留士所背驰。
乡人敦懿义,济济荫光仪。
对宾颂有客,举觞咏露斯。
临乐何所叹,素丝与路歧。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金瓠哀辞

曹植 曹植〔魏晋〕

金瓠,余之首女。虽未能言,固已授色知心矣。生十九旬而夭折,乃作此辞。辞曰:

在襁褓而抚育,尚孩笑而未言。
不终年而夭绝,何见罚于皇天?
信吾罪之所招,悲弱子之无愆。
去父母之怀抱,灭微骸于粪土。
天长地久,人生几时?
先后无觉,从尔有期。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