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必须牢记心中的警戒。苍天在上,事理分明,天命有其不变的常规。不要说苍天高远难及,无论奸佞之徒还是贤德之士在朝堂上进进出出,它都能明察秋毫。我虽年幼,刚登上皇位,心智和应有的戒心还不够完备。我会争取每日都有进步,每月都有提升,通过日积月累不断加深自身的修养与学识。身负重任且前路漫长,但这是我心甘情愿去承担的;我会以光明的品德为指引,走好每一步。
注释
敬:通“儆”,警戒。
之:语气词。
维:是。
显:明察,明白。
思:语气助词。
命:天命。
易:变更。此句谓天命不是一成不变的。
陟(
关于《周颂・敬之》,其主动创作者并非群臣,而是嗣王周成王——这一点无论从字面表述还是诗歌主旨来看,都十分明确。但《毛诗序》将其定性为“群臣进戒嗣王”之作,既与诗中成王自谓“维予小子”的表述相悖,也与全诗整体文意不符。
《毛诗序》持此说,或许是因成王在周公辅佐下平定叛乱、继承并巩固周室基业,论者出于肯定这一功绩的善意,但其说法终究不合实情。此时的成王已逐渐走向成熟,他在《敬之》中主要传递两层意涵:对群臣的告诫,以及对自身的严格约束。
诗的前六句聚焦第一层意涵,即告诫群臣。作为天子,成王借天命立言,天然带有居高临下的威势。“天维显”“命不易”两句看似客观陈
这是周成王表达敬天思想自谦勇任的一首诗歌。《毛诗序》《诗集传》都把《周颂·闵予小子》《周颂·访落》《周颂·敬之》《周颂·小毖》看成组诗。《周颂·敬之》则应作于《小子》、《小毖》之间的某一个时期,此时成王已有了在周公辅佐下执政的一段经历,正处于自冲动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
明明上天,照临下土。我征徂西,至于艽野。二月初吉,载离寒暑。心之忧矣,其毒大苦。念彼共人,涕零如雨。岂不怀归?畏此罪罟!
昔我往矣,日月方除。曷云其还?岁聿云莫。念我独兮,我事孔庶。心之忧矣,惮我不暇。念彼共人,眷眷怀顾!岂不怀归?畏此谴怒。
昔我往矣,日月方奥。曷云其还?政事愈蹙。岁聿云莫,采萧获菽。心之忧矣,自诒伊戚。念彼共人,兴言出宿。岂不怀归?畏此反覆。
嗟尔君子,无恒安处。靖共尔位,正直是与。神之听之,式穀以女。
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