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壮游奉柬诸阁老

汪广洋 汪广洋〔明代〕

壮游吴楚外,扬舲溯天风。名山浮紫翠,大江走蛟龙。

历览思超越,毛骨生冰雪。脱巾漉清湍,举手弄明月。

明月悬青铜,古人难再逢。牛渚委陈迹,峨眉敛愁容。

九华舞傞傞,窥见沧溟底。小孤立亭亭,徘徊女萝里。

流宕番湖湄,峰峦愈出奇。幽深搆楼阁,峭绝挂猿猕。

放意自陶写,援笔洒秋泚。神怪动窅冥,鱼鸟觉欣喜。

路逢丹丘生,来自赤霞城。麻姑后飞舄,子晋迭吹笙。

湖光潋滟开,云压蒲萄绿。狂引黄金罍,笑歌紫芝曲。

左蠡素相得,当湖忽见迎。扬澜平一掌,中有鼋鼍行。

振衣扳鹊巢,扪萝践苔石。厓气凌空青,松花坠阶白。

举首匡庐下,调笑烟霞间。屡会复屡往,今往几时还。

丛兰被路蹊,芳草萦涧谷。长飙和鸣鸐,迸泉惊饮鹿。

须臾面五老,邀我山之阳。授我长生诀,兼遗洞玄章。

问我从东来,迢遥泛鲸波。三山得无恙,十洲近如何。

傍招广成子,俯挹山中老。鲤鱼跃大江,鹓鸾下天沼。

待以青精饭,酌以白玉浆。乖龙左耳润,吠犬灵苗香。

渴乌渐敛翼,拭目增晚碧。朵朵金芙蓉,凭虚落胸臆。

西南挺奇异,江湖驰伟观。披披古兰若,丹灵耀巑岏。

尝闻远法师,坚坐东林下。还许陶渊明,共结白莲社。

又闻李太白,酷爱香炉峰。长安卸尘鞅,欲归巢云松。

往事既云远,顾我复来此。濯泉坐树阴,下洗巢由耳。

绿发双青瞳,采芳留我行。我行欲不行,月高猿夜声。

西山招我游,明日过湖水。笑隔南浦云,遥谢数君子。

汪广洋

汪广洋

汪广洋(? ~1379),江苏高邮人,字朝宗,明朝初年宰相,重臣。汉族。元末进士出身,通经能文,尤工诗,善隶书。朱元璋称赞其“处理机要,屡献忠谋”,将他比作张良、诸葛亮。年少时跟随太祖朱元璋起义反元,被朱元璋聘为元帅府令史、江南行省提控,受命参与常遇春军务。明朝建立后,先后担任山东行省、陕西参政、中书省左丞、广东行省参政、右丞相职务。受封忠勤伯。洪武十二年(1379年),因受胡惟庸毒死刘基案牵连,被朱元璋赐死。著有《凤池吟稿》、《淮南汪广洋朝宗先生凤池吟稿》。《明诗综》收其诗三十一首。► 545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陈情表

简祖英〔明代〕

  臣祖英九岁失怙,惟慈亲鞠育,逮长知训,冀或用世,以酬罔极之恩,臣之志也。向叨食元祿,为何左丞参佐,适值三山强寇,剽掠广城,一门妻女,死节五人;而老母陈氏,为所拘囚。臣祖英隐忍不能即死,其有愧石苞殉国也多矣。

  兹遇圣朝维新,征讨不服,率土效顺,咸蒙嘉休。乃者三山逆寇,悉婴铁锁,臣母得以生还,虽臣祖英不孝之罪固所难逃,而得以展区区乌哺情私者,陛下之赐也。臣母子离散复完,白骨复肉,铭感圣德,彻于肝肺,虽九死其能报耶!陛下又复甄录,寄以民社,此正臣殒首效命之秋也。而臣俯顾自惭,不敢拜命者,以罪戾已深,不宜职在民牧。

  钦惟圣朝,以孝道治天下,禄秩不容及不孝之徒;以仁心怀远人,匹夫无有不获之愿。况臣事元朝,叨为元臣,幸已逃诛。母年逾耄,孤苦特甚。尤宜恻怛而钦恤者也。伏望圣慈,收回成命,矜其爱日之短,俾遂归养之图,则臣母子拭目清平,讴歌德泽,为赐多矣。

  今臣四十有九,老母年八十有一。鹤发垂堂,西山之日已薄;弃亲赴任,不孝之罪弥深。苟违亲而事主,陛下安所用之?果尽奉欢之期,然后复求仕进,以尽忠罄节,非惟遂人子之私,亦圣朝孝理之道也。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葛洪苦学

《初潭集》〔明代〕

  葛洪,丹阳人,贫无童仆,篱落不葺,常披榛出门,排草入室。屡遭火,所藏典籍尽。乃负笈徒步,不远千里,假书抄写,卖薪买纸,然火披览。所写皆反覆,人少能读之。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西山十记·记二

袁中道 袁中道〔明代〕

  功德寺循河而行,至玉泉山麓,临水有亭。山根中时出清泉,激喷巉石中,悄然如语。至裂帛泉,水仰射,沸冰结雪,汇於池中。见石子鳞鳞,朱碧磊珂,如金沙布地,七宝妆施。荡漾不停,闪烁晃耀。注於河,河水深碧泓,澄激迅疾,潜鳞了然,荇发可数。两岸垂柳,带拂清波,石梁如雪,雁齿相次。间以独木为桥,跨之濯足,沁凉入骨。折而南,为华严寺。有洞可容千人,有石床可坐。又有大士洞,石理诘曲。突兀奋怒,皱云驳雾,较华严洞更觉险怪。后有窦,深不可测。其上为望湖亭,见西湖,明如半月,又如积雪未消。柳堤一带,不知里数,袅袅濯濯,封天蔽日。而溪壑间民方田作,大田浩浩,小田晶晶,鸟声百啭,杂华在树,宛若江南三月时矣。

  循溪行,至山将穷处,有庵。高柳覆门,流水清澈。跨水有亭,修饬而无俗气。山余出石,肌理深碧。不数步,见水源,即御河发源处也。水从此隐矣。

© 2025 古文岛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