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书·魏征传(节选)
欧阳修等 撰〔宋代〕
它日,宴群臣,帝曰:“贞观以前,从我定天下,间关草昧,玄龄功也。贞观 之后,纳忠谏,正朕违,为国家长利,征而已。虽古名臣,亦何以加!”亲解佩刀, 以赐二人。帝尝问群臣:“征与诸葛亮孰贤?”岑文本曰:“亮才兼将相,非征可 比。”帝曰:“征蹈履仁义,以弼朕躬,欲致之尧、舜,虽亮无以抗。时上封者众, 或不切事,帝厌之,欲加谯黜,征曰:“古者立谤木,欲闻己过。封事,其谤木之 遗乎!陛下思闻得失,当恣其所陈。言而是乎,为朝廷之益;非乎,无损于政。” 帝悦,皆劳遣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有一天,皇帝设宴款待群臣,他说:“在贞观之前,跟随我平定天下的过程中,历经艰难险阻,房玄龄的功劳是最大的。而贞观之后,能够接纳忠言,纠正我的过失,为国家的长远利益着想,就只有魏征了。即便是古代的名臣,又怎能超过他们呢!”于是,皇帝亲自解下身上的佩刀,赐给了房玄龄和魏征二人。皇帝曾经问群臣:“魏征与诸葛亮,谁更为贤能?”岑文本回答说:“诸葛亮才兼将相,这是魏征无法相比的。”但皇帝却说:“魏征践行仁义,辅佐我治理国家,他一心想要让我达到尧、舜那样的圣明境界,即便是诸葛亮,在这方面也无法与他相提并论。”当时,上书言事的人很多,但其中有些内容并不切实际,皇帝对此感到厌烦,想要
西江月·重九
苏轼〔宋代〕
点点楼头细雨,重重江外平湖。当年戏马会东徐,今日凄凉南浦。
莫恨黄花未吐,且教红粉相扶。酒阑不必看茱萸,俯仰人间今古。
扫码下载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APP会员免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