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举人克明任教职
郑元祐〔元代〕
职教同时雨,郎官等列星。吴区都水监,闽国道山亭。
两地头逾白,诸公眼为青。身名金玉质,文采凤凰翎。
鼓枻辞江郡,携书入汉廷。河山秋肃肃,宫阙晓冥冥。
夜月鸿遵渚,秋风马在坰。李峤初梦笔,刘向老传经。
朴棫材千尺,菁莪翠一庭。天边期中鹄,囊底任枯萤。
归路梅花发,长歌为子听。
郑元祐
(1292—1364)处州遂昌人,迁钱塘,字明德,号尚左生。少颖悟,刻励于学。顺帝至正中,除平江儒学教授,升江浙儒学提举,卒于官。为文滂沛豪宕,诗亦清峻苍古。他早年时期居钱塘(今杭州市),后来侨居吴中近四十年,晚年命名其文集为《侨吴集》,另著有笔记《遂昌杂录》。► 542篇诗文 ► 2条名句
中吕·朝天曲·挂冠
张养浩〔元代〕
挂冠,弃官,偷走下连运栈。湖山佳处屋两间,掩映垂扬岸。满地白云,东风吹散,却遮了一半山,严子陵钓滩,韩元帅将坛,那一个无忧患。
囫囵吞枣
《湛渊静语》〔元代〕
客有曰:“梨益齿而损脾,枣益脾而损齿。”一呆弟子思久之,曰:“我食梨则嚼而不咽,不能伤我之脾;我食枣则吞而不嚼,不能伤我之齿。”狎者曰:“你真是混沦吞却一个枣也!”遂绝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