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淮南有一座小山,里面住着一位白毫子,他啊,就隐居在那淮南的小山之中。
夜晚,他躺在松树之下,与云雾为伴;清晨,则享用着石头中的精华。
那座小山连绵不绝,一直延伸到江边,碧绿的山峰陡峭嶙峋,清澈的河水绕山回旋。
我自比为那位白毫子,独自举杯,畅饮着如流霞般的美酒。
我轻轻拂过身旁的花朵,坐在青苔之上弹奏琴曲,绿萝树下,春风轻轻吹拂而来。
南窗之外,松涛阵阵,声音萧飒而清幽,我靠着山崖聆听这自然之音,心灵得到前所未有的宁静与清澈。
虽然我能想象到这样的生活,但遗憾的是,我并未能亲自体验那份超脱与自在。
据说
《白毫子歌》是一首杂言乐府诗。全诗可分三段。前六句写白毫子仙居于淮南小山,卧松雪,餐石髓,尽享青山绿水之美;“余配”句至“清心耳”以上六句诗人言自己可比白毫子,时而坐在青苔上,品尝着仙人饮料,拂花弄琴,感受绿萝树下温和的春风;时而靠着山崖欣赏南窗下风吹松林的萧飒声,心耳为之一清;末四句表达诗人不得与白毫子等仙人共同仙去的遗憾。遗憾的是,白毫子成仙的事,只是听人传说而已,而不得与其亲近。白毫子与八公等列位仙人相携乘五彩祥云而去了,只留下他们曾经仙居的山林,这实在令人伤感。此诗写诗人向往传说中仙人白毫子的仙居生活,表达因不能与其亲近而苦恼的心情。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青莲镇),一说山东人,一说出生于西域碎叶,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为醉时写就,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 1126篇诗文 ► 5967条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