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凤栖梧·衰柳疏疏苔满地

王庭筠 王庭筠〔金朝〕

衰柳疏疏苔满地。十二阑干,故国三千里。南去北来人老矣。短亭依旧残阳里。
紫蟹黄柑真解事。似倩西风、劝我归欤未。王粲登临寥落际。雁飞不断天连水。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衰枯的杨柳枝叶稀疏,苍苔铺满地。那十二栏杆曲绕之地,是遥隔几千里的故地。奔波人世南来北去人已是衰老年纪。路旁的短亭依然屹立在残阳斜照里。
紫红的螃蟹,黄橙橙的柑橘真正懂得人的心事,仿佛借着西风,劝我是否该归去了。我像王粲一般登楼眺望辽阔的天际,天上只有鸿雁南飞不断,远天连着流水。

注释
凤栖梧:词牌名,即蝶恋花。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五句四仄韵。
衰柳:衰败的柳,枯萎的柳。
解事:通晓事理。
倩:请求,央求。
王粲:汉末文学家,曾羁留荆州,不为刘表看重,暗喻作者的怀才不遇。
廖落:冷落,冷清。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全词抒发了作者的思乡恋乡之情,对仕途的失意,怀才不遇的郁闷情绪也有新宣泄。

  首句描绘出一片衰微荒凉的景色,暗喻词人却抑郁的悲凉的心情。在文学作品中,从来是“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那稀疏的衰柳本就足以勾起人的寂寥之感,更何况眼前是青遍地!羁旅他乡的词人面对如此凄凉荒野,越发恋念故土家人。他“用十二阑干,故国三千里”抒发这种情结,使人感到极浓重的哀愁。“十二阑干”是家中的庭院回廊,也代表家人的温馨。乐府古题《西洲曲》有“阑干十二曲,垂手明如玉”之句,作者显然在思念着娇妻爱子。“故国三千里”,家乡多遥远。此句可见唐代张祜之《宫词》。原作为:“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王庭筠为金大定十六年(公元1176年)进土,明昌中(公元1190年)召入馆阁,但词人的文章不受金章宗的欣赏,不久因罪免职,后仕翰林修撰。承安元年(公元1196年)又因赵秉文上书事牵连在内,被执行杖刑六十,并解除官职,后又被贬为郑州防御判官,任途坎坷。这种寥落、思归之情就反映在该词中。

参考资料:完善

1、 《唐宋词观止》编委会编,中华传统文化观止丛书,唐宋词观止 下,学林出版社,2015.11,第144页

简析

  《凤栖梧·衰柳疏疏苔满地》上阕以写景起,以写景结,烘托出羁旅愁思;下阕结语一幅寥廓悠远的秋水雁飞图,把思归之意表达得深沉绵渺,悠悠不尽。词中抒发了作者深沉的思乡之情,含蓄地表露忧国的心绪。全词写景见于始终,在“衰柳”“短亭”“残阳”“西风”之中,无不融入了词人的主观情感,情和景达到浑然交融的境界。

王庭筠

王庭筠

王庭筠(1151~1202)金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端,号黄华山主、黄华老人、黄华老子,别号雪溪。金代辽东人(今营口熊岳),米芾之甥。庭筠文名早著,金大定十六年(1176)进士,历官州县,仕至翰林修撰。文词渊雅,字画精美,《中州雅府》收其词作十六首,以幽峭绵渺见长。► 60篇诗文 ► 16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论诗三十首·十一

元好问 元好问〔金朝〕

眼处心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
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癸巳五月三日北渡三首

元好问 元好问〔金朝〕

道旁僵卧满累囚,过去旃车似水流。
红粉哭随回鹘马,为谁一步一回头?

随营木佛贱于柴,大乐编钟满市排。
虏掠几何君莫问,大船浑载汴京来。

白骨纵横似乱麻,几年桑梓变龙沙。
只知河朔生灵尽,破屋疏烟却数家!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浣溪沙·日射人间五色芝

元好问 元好问〔金朝〕

日射人间五色芝,鸳鸯宫瓦碧参差。西山晴雪入新诗。焦土已经三月火,残花犹发万年枝。他年江令独来时。

扫码下载

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

APP会员免广告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