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赋
虞世南〔唐代〕
若夫巢木为金门之始。转蓬乃玉辂之先。斯盖前古之朴略。而后代之精研。是以鼍鼓质而罕听。苇籥轻而莫传。笛不为于商律。瑟见毁于繁弦。此皆白圭。玷以成疾。嗟近者之莫言。叹知音之不述。惟皇御极。书轨大同。铄矣文教。康哉武功。既象舞之载设。亦夷歌之远通。乃定八音。论六乐。成均弦诵之艺。制氏铿锵之学。辨新声于变征。研奇操于清角。镛管咸奏。丝桐毕陈。有琵琶之妙曲。乃越众而超伦。器便时而适用。节每段而逾新。谧四座以倾耳。叹和声之入神。爰诏百辟。备序厥因。于是大司乐进而称曰。臣以末学。闻诸前志。寻斯乐之所始。乃弦鼗之遗事。强秦创其滥觞。盛汉尽其深致。爰有达人。演兹奇器。参古今而定质。拟神明而摅思。慰远嫁之羇情。宽绝域之归志。既而班尔运能。钩绳相设。求嘉木于五岭。取殊材于九折。析文梓而纵分。剖香檀而横列。木瓜贞柘。盘根错节。或锦散而花开。或丝萦而绮结。徒观其为状也。则象形斗极。殊姿巧制。随良朴之修短。任规模之巨细。既异材而合体。亦刓方而就锐。惟适道以从宜。故无取乎凝滞。若乃琢玉范金之巧。雕文镂采之奇。上覆手以悬映。下承弦而仰施。帖则西域神兽。南山瑞枝。屈盘犀岭。回旋凤池。开宝拨以更运。带文绶而旁垂。声备角商。韵包宫羽。横却月于天汉。写回风于洛浦。始闻弦之既调。乃长弄而徐抚。应缓步之疎节。随轻身之妙舞。悲紫塞之昭君。泣乌孙之公主。季伦欢金谷之宴。仲容畅竹林之聚。至如七德昭备。六军凯旋。谐戎麾而威远。合金奏而功宣。咏燕山之巳勒。美瀚海之方镌。亦有飞梁邸。游楚馆。闻促柱之再调。听鸣弦之疎弹。叶高文而自远。飞羽觞之无算。又如长河草绿。高楼月下。入小苑而看花。游上兰而借野。泛澄波而转鹢。息长松而系马。临清流而挥弦。与殊方而具写。其奇趣则抑扬嘈囋。联緜断续。纡余双鹤之唫。清壮三秦之曲。望南山之遥翠。见西江之始绿。少年有长命之词。倡女有可怜之调。愿百龄兮眉寿。重千金之巧笑。逮乎嘉客既醉。高宴将阑。浮觞剧饮。披襟极欢。乃摧弦而急调。交酬献之无端。若以河而注海。亦柸来而始弹。盖感物动神。和心悦耳。岂振木之为辈。奚绕梁之足拟。夫道以易为尊。物以精微为贵。嗟四弦之巳约。乃包含于元气。叶笙镛之律吕。参钟石之经纬。于是凤箫辍吹。龙笛韬吟。元云掩影。白雪藏音。故以畅皇风之威武。悦大雅之神心者也。
虞世南
虞世南(558年-638年7月11日),字伯施,汉族,越州余姚(今浙江省慈溪市观海卫镇鸣鹤场)人。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书法家、文学家、诗人、政治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陈朝太子中庶子虞荔之子、隋朝内史侍郎虞世基之弟。虞世南善书法,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初唐四大家”。日本学界称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为“初唐三大家”。其所编的《北堂书钞》被誉为唐代四大类书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类书之一。原有诗文集三十卷,但已散失不全。民国张寿镛辑成《虞秘监集》 四卷。► 35篇诗文 ► 21条名句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杜甫〔唐代〕
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
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
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阔。
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取笑同学翁,浩歌弥激烈。
非无江海志,潇洒送日月。
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
当今廊庙具,构厦岂云缺。
葵藿倾太阳,物性固难夺。
顾惟蝼蚁辈,但自求其穴。
胡为慕大鲸,辄拟偃溟渤。
以兹误生理,独耻事干谒。
兀兀遂至今,忍为尘埃没。
终愧巢与由,未能易其节。
沉饮聊自遣,放歌破愁绝。
岁暮百草零,疾风高冈裂。
天衢阴峥嵘,客子中夜发。
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
凌晨过骊山,御榻在嵽嵲。
蚩尤塞寒空,蹴蹋崖谷滑。
瑶池气郁律,羽林相摩戛。
君臣留欢娱,乐动殷樛嶱。
赐浴皆长缨,与宴非短褐。
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
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
圣人筐篚恩,实欲邦国活。
臣如忽至理,君岂弃此物。
多士盈朝廷,仁者宜战栗。
况闻内金盘,尽在卫霍室。
中堂舞神仙,烟雾散玉质。
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
劝客驼蹄羹,霜橙压香橘。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
北辕就泾渭,官渡又改辙。
群冰从西下,极目高崒兀。
疑是崆峒来,恐触天柱折。
河梁幸未坼,枝撑声窸窣。
行旅相攀援,川广不可越。
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
谁能久不顾,庶往共饥渴。
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
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
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
岂知秋禾登,贫窭有仓卒。
生常免租税,名不隶征伐。
抚迹犹酸辛,平人固骚屑。
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
忧端齐终南,澒洞不可掇。
扫码下载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APP会员免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