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火树银花不夜天
柳亚子〔近现代〕
十月三日之夕于怀仁堂观西南各民族文工团、新疆文工团、吉林省延边文工团、内蒙古文工团联合演出歌舞晚会,毛主席命填是阕,用纪大团结之盛况云尔!
火树银花不夜天,弟兄姊妹舞翩跹,歌声唱彻月儿圆。
不是一人能领导,那容百族共骈阗,良宵盛会喜空前。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十月三日的晚上,在怀仁堂观看西南各民族文工团、新疆文工团、吉林省延边文工团和内蒙古文工团联合演出的歌舞晚会。毛主席命令填写这首词,用来记录各民族大团结的盛大场面。
灯火和烟花像火树银花一样绚烂,把夜晚照得如同白昼,各族的兄弟姊妹们轻盈地跳着舞,舞姿优美,嘹亮的歌声传遍四方,连天上的月亮都显得格外圆满。
如果不是有伟大的领袖来领导,怎么会有各族人民这样欢聚一堂、人潮涌动的热闹场面?这美好的夜晚,这场盛大的聚会,欢乐的气氛和规模真是前所未有。
注释
翩跹:常用以形容轻盈的舞姿。
空前:前所未有。
创作背景
1950年10月3日,中南海怀仁堂举办国庆歌舞晚会,西南各民族文工团、新疆文工团、吉林省延边文工团、内蒙古文工团联合演出。柳亚子偕郑佩宜一起前往观看,坐于毛泽东前排,宋庆龄与沈粹缜、罗叔章之侧。应毛泽东之请,柳亚子即席赋《浣溪沙》一阕,以纪各民族大团结盛况。毛泽东事后步韵奉和,即《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
参考资料:完善
1、
张明观. 柳亚子传[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7.05:584
简析
这首词为记录各民族文工团联合演出盛况而作,紧扣“大团结”主旨。词的上片以“火树银花”“舞翩跹”“歌声唱彻”等勾勒晚会热烈场景,光影、歌舞交织,尽显欢乐氛围;下片由景及理,以“一人领导”点出团结之因,“百族共骈阗”“喜空前”直抒各族欢聚的喜悦,简洁有力地歌颂了各民族在领导下团结共乐的盛景,情感真挚。
水调歌头·游泳
毛泽东〔近现代〕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鸡感恩
丰子恺〔近现代〕
有旅者夜行值雨,遂赴友人家投宿焉。友人见不速之客,甚喜,将杀鸡遇之。旅人怜鸡,佯言茹素,遂不杀鸡。夜宿至三更,忽闻鸡鸣甚急,以为黄鼠狼来也,遽起逐之。俄而墙倒,适压客房。主人惊而起,以为客毙矣,举烛而索,客乃在鸡笼旁。盖鸡感恩,促其起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