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江阴浮远堂

戴复古 戴复古〔宋代〕

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
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登上君山俯视大江奔腾向东流;站在浮远堂前,纵目万里,满怀着无尽忧愁。
最痛苦的是眼前没有一座山来遮断我的视线;淮南大地,一望无边,都是中原神州。

注释
江阴:今属江苏。浮远堂:堂名浮远,取苏轼《同王胜之游蒋山》诗中“江远欲浮天”意。堂北临大江,南望城市,为登临胜地。
横冈:指浮远堂所在的君山。一名瞰江山,突起平野,俯视长江。
瞰:向下看,俯视。
淮南:指今江苏、安徽省长江以北、淮河以南之地。南宋与金议和,划淮为界。故由长江南岸的江阴北望中原,要从淮南看过去。
极目:穷尽眼力。
神州:指全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戴复古由于长期浪游江湖,一生未仕,被称为江湖诗派的代表。他的诗很多写游历江湖的闲适,曾以“贾岛形模元自瘦,杜陵言语不妨村”(《望江南·自嘲》)概括自己的诗风。但他也写下了大量指摘时政、忧国忧民的篇章,这首诗流露的就是对无法收复沦陷的北方国土的深切感伤。

  诗前两句写登上横冈俯视大江,又在浮远堂上远望万里山河,只觉得忧愁郁结无法排解。后两句说望有山遮住视线,免得见到中原,更加深了自己的沉痛,诗人通过不想看而更深沉地表达对中原的怀念。

  诗前两句写登上横冈,俯视大江,又在浮远堂上远望万里山河,只觉得忧愁郁结,无法排解。诗把登浮远堂一事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江阴浮远堂》是一首七言绝句。诗的前两句写登上横冈俯视大江,又在浮远堂上远望万里山河,只觉得忧愁郁结无法排解;后两句说望有山遮住视线,免得见到中原,更加深了自己的沉痛,诗人通过不想看而更深沉地表达对中原的怀念。这首诗格调低沉,情辞愁苦,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国耻不雪、国土不归的极度悲愤之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约作于嘉定(公元1208-1224年)年间作者第二次长途游行过江阴之时,作者在浮远堂眺望中产生的山河破碎之感,创作了这首诗。

参考资料:完善

1、 李梦生.宋诗三百首全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267-268
戴复古

戴复古

戴复古(1167年-约1248年),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人,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晚年总结诗歌创作经验,以诗体写成《论诗十绝》。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著有《石屏诗集》、《石屏词》、《石屏新语》。► 1048篇诗文 ► 103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点绛唇·花信来时

晏几道 晏几道〔宋代〕

花信来时,恨无人似花依旧。又成春瘦,折断门前柳。
天与多情,不与长相守。分飞后,泪痕和酒,占了双罗袖。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秦楼月·芳菲歇

向子諲 向子諲〔宋代〕

芳菲歇,故园目断伤心切。伤心切,无边烟水,无穷山色。
可堪更近乾龙节,眼中泪尽空啼血。空啼血,子规声外,晓风残月。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新城道中·其一

苏轼 苏轼〔宋代〕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