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问潜园主,镇日何所为。开轩纳远岫,种竹沿水湄。
清谈招乐广,大睡彷希夷。睡足启双眸,窗外日迟迟。
息机常抱瓮,窥园不下帷。跏趺抚古琴,偃仰吟小诗。
琴亦无定曲,心旷神自怡。诗亦不拘体,意到笔自随。
龙涎爇一饼,雀舌歠一卮。诗清为茶甘,琴妙觉香奇。
爱听竹窗雨,虚枕夜长欹。爱玩溪楼月,洞箫时独吹。
冬爱暖阁卧,炉火温肌肢。夏爱凉亭息,岩泉沁心脾。
偶动登山兴,谢屐凌嵚𡼋。偶□垂纶兴,严竿钓涟漪。
放鹤向北亭,观稼过东菑。种梅入西园,荡桨泛南池。
曲折行三径,药圃连菊篱。徘徊度双桥,莲岛续杨陂。
花舒当槛锦,柳扫缘岸丝。眼阔胸次旷,心摹手足追。
谓我终日閒,韵事勤纷驰。谓我终日忙,幽情乐莫支。
无事乃汲汲,有事竟嬉嬉。有事、无事间,乐此不知疲。
为閒或为忙,问我我亦疑。素希晋陶潜,北窗傲皇羲。
复拟唐李约,南山友鹿麋。瞰破名利场,变诈祗自欺。
富得朱顿富,财聚名受訾。贵得金张贵,位高身心危。
可知冥冥中,饮啄皆有司。弄巧反为拙,谋盈反成亏。
古来知命者,乐道自恬熙。我非昔贤比,襟怀不外斯。
嗟自弃养后,百念早灰之。久凭邓禹笑,长抱毛义悲。
陈、张成仇怨,友道更难持。已作伤弓鸟,择交当再思。
况系閒散人,性懒不受羁。不若长掩关,悠悠学叔痴。
赀产永不营,荣辱总不知。但求常安饱,此外听天施。
如问意云何,黄、老是吾师。
林占梅,历史人物,是中国清朝官员。根据《重修台湾省通志》记载,他于1802年上任台湾府儒学训导,隶属于台湾道台湾府,为台湾清治时期的地方官员,该官职主要从事台湾府境内之教育行政部分,受台湾府儒学教授制约,该官职亦通常为闽籍,语言可与台湾人互作沟通,事实上,教学上也以闽语为主,官话为辅。► 612篇诗文
翠微山者,有籍于朝,有闻于朝,忽然慕小,感慨慕高,隐者之所居也。
山高可六七里,近京之山,此为高矣。不绝高,不敢绝高,以俯临京师也。不居正北,居西北,为伞盖,不为枕障也。出阜城门三十五里,不敢远京师也。
僧寺八九架其上,构其半,胪其趾,不使人无攀跻之阶,无喘息之憩;不孤巉,近人情也。
与香山静宜园,相络相互,不触不背,不以不列于三山为怼也。与西山亦离亦合,不欲为主峰,又耻附西山也。
草木有江东之玉兰,有苹婆,有巨松柏,杂华靡靡芬腴。石皆黝润,亦有文采也。名之曰翠微,亦典雅,亦谐于俗,不以僻俭名其平生也。
最高处曰宝珠洞,山趾曰三山庵。三山何有?有三巨石离立也。山之盩有泉,曰龙泉,澄澄然渟其间,其甃之也中矩。泉之上有四松焉,松之皮白,皆百尺。松之下,泉之上,为僧庐焉,名之曰龙泉寺。名与京师宣武城南之寺同,不避同也。
寺有藏经一分,礼经以礼文佛,不则野矣。寺外有刻石者,其言清和,康熙朝文士之言也。寺八九,何以特言龙泉?龙泉[辶只] 焉。余皆显露,无龙泉,则不得为隐矣。
余极不忘龙泉也。不忘龙泉,尤不忘松。昔者余游苏州之邓尉山,有四松焉,形偃神飞,白昼若雷雨;四松之蔽可千亩。平生至是,见八松矣。邓尉之松放,翠微之松肃;邓尉之松古之逸,翠微之松古之直;邓尉之松,殆不知天地为何物;翠微之松,天地间不可无是松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