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牺卦画龟龙出,颉诵造书鬼夜泣。俯观鸟兽蹄迒迹,依类象形文字立。
以迄三五咸东封,改易殊体靡有同。周官保氏教国子,六书大义开群蒙。
太史籀文古少异,小篆双省由秦始。仓颉爰历博学篇,三家著述初传世。
秦燔经籍狱讼炽,乃尚隶书趋约易。古文虽绝汉草行,尉律学僮乃课试。
东阁祭酒太岳孙,夙尝受业贾氏门。闵悼俗图昧所向,博采籀古加讨论。
揭示上下明指事,转注假借形声意。立为一端亥毕终,分别部居不杂厕。
亘千万古知字源,昭若列星丽躔次。中兴斯学曰阳冰,入室操戈胡背戾。
二徐训释浩江河,仲也袪妄言不颇。吴兴张有尔杰出,复古正俗订舛讹。
布衣道士钱唐住,玩世端如郭忠恕。三十六举仅成编,蝉蜕遗踪不知处。
席中加带恶安西,鼓皮离禹良可吁。汉家去古尚未远,成皋印文犹重摹。
云间读书苦嗜古,手校科虫辨鱼鲁。明窗净几风日佳,临摸一埽千番楮。
商彝周鼓真吾师,■扁沈著沙画锥。鸾回凤翥龙夭矫,长戈短剑相交驰。
书草日积充栋楣,保爱何啻璧与圭。细林山中一抔土,缃笈缄縢重闭之。
于乎禊帖藏玉匣,终致温韬举菜锸。亦恐虹光夜烛天,定有窃开窥笔法。
冢头草,鸣寒蛩,薶文瘗笔同高风。后三千年见白日,好事应营马鬣封。
吴城东无山,唯西为有山,其峰联岭属,纷纷靡靡,或起或伏,而灵岩居其词,拔其挺秀,若不肯与众峰列。望之者,咸知其有异也。
山仰行而上,有亭焉,居其半,盖以节行者之力,至此而得少休也。由亭而稍上,有穴窈然,曰西施之洞;有泉泓然,曰浣花之池;皆吴王夫差宴游之遗处也。又其上则有草堂,可以容栖迟;有琴台,可以周眺览;有轩以直洞庭之峰,曰抱翠;有阁以瞰具区之波,曰涵空,虚明动荡,用号奇观。盖专此郡之美者,山;而专此山之美者,阁也。
启,吴人,游此虽甚亟,然山每匿幽閟胜,莫可搜剔,如鄙予之陋者。今年春,从淮南行省参知政事临川饶公与客十人复来游。升于高,则山之佳者悠然来。入于奥,则石之奇者突然出。氛岚为之蹇舒,杉桧为之拂舞。幽显巨细,争献厥状,披豁呈露,无有隐循。然后知于此山为始著于今而素昧于昔也。
夫山之异于众者,尚能待人而自见,而况人之异于众者哉!公顾瞻有得,因命客赋诗,而属启为之记。启谓:“天于诡奇之地不多设,人于登临之乐不常遇。有其地而非其人,有其人而非其地,皆不足以尽夫游观之乐也。今灵岩为名山,诸公为名士,盖必相须而适相值,夫岂偶然哉!宜其目领而心解,景会而理得也。若启之陋,而亦与其有得焉,顾非幸也欤?启为客最少,然敢执笔而不辞者,亦将有以私识其幸也!”十人者,淮海秦约、诸暨姜渐、河南陆仁、会稽张宪、天台詹参、豫章陈增、吴郡金起、金华王顺、嘉陵杨基、吴陵刘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