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小院新凉
纳兰性德〔清代〕
小院新凉,晚来顿觉罗衫薄。不成孤酌,形影空酬酢。
萧寺怜君,别绪应萧索。西风恶,夕阳吹角,一阵槐花落。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天色渐暗,小院中忽然漫进几分凉意,只觉此刻身上的衣衫略显单薄。独自酌饮闷酒,对着自己的影子吟歌对酌。
我惦念着曾在萧寺中与我惺惺相惜的友人,不知他此刻是否也衣衫单薄,能否抵得住这刺骨的寒风。西风卷着残阳,晚风渐起,寒意愈浓,就连院中的槐花也禁受不住这般寒风,簌簌地落了一地。
注释
点绛唇:词牌名。此调因梁,江淹《咏美人春游》诗中有“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绛唇”句而取名。四十一字,上阕四句,从第二句起用三仄韵;下阕五句,亦从第二句起用四仄韵。《词律》认为上阕第二句第一字宜用去声,“作平则不起调”,但亦有作平起调者。又有《点樱桃》、《十八香》、《南
创作背景
这首词大约成于康熙十七年(1678)秋。当时,姜宸英一人穷困潦倒借住在佛寺中,词人的意图可能就是邀请姜宸英前来明珠府居住。
参考资料:完善
1、
《经典读库》编委会.《经典读库 人间最美纳兰词精选》:江苏美术出版社 , 2013:第236页
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对旧友思念之情的词作。
词的上片以自身感官为切入点,抒发怀友的心境。词人开篇以“小院清凉”破题,点明天气刚有凉意,后文“晚来”一词,又顺势交代当日到了傍晚,凉意更甚。结合清代“博学鸿词”考试多在秋季举行的背景,可推断此处的“凉”实为秋凉。秋凉袭来,词人渐生寒意,触景生情间,不禁思念起远方旧友,为下片的怀人内容埋下铺垫。此时词人唯有独自驱寒,“形影空酬酢”一句,将他内心的伤怀念远与孤独寂寥刻画得入木三分。
下片顺理成章承接至怀友之情,特意提及萧寺。词人从思念旧友入手,忆起往昔与友人在萧寺中惺惺相惜、对饮长谈的情景,再对比此刻自身形影相吊的处境
简析
《点绛唇·小院新凉》是一首思人词。该词上片词人从自己的感官出发,写怀友心绪;下片独具匠心,自然承接到怀友处,含蓄地写出词人与好友都是孤独寂寞的处境,并心照不宣地邀请好友来府居住。全词情景交融,意境优美,宛如画出,把词人自己伤怀念远、孤独寂寞的心情刻画得惟妙惟肖,令人遐思无限。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361篇诗文 ► 1277条名句
画菊
曹雪芹〔清代〕
诗余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
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
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
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
得内子病中札
张问陶〔清代〕
同检红梅玉镜前,如何小别便经年?
飞鸿呼偶音常苦,栖凤将雏瘦可怜。
梦远枕偏云叶髻,寄愁买贵雁头笺。
开缄泪涴销魂句,药饵香浓手自煎。
南乡子·何处淬吴钩
纳兰性德〔清代〕
何处淬吴钩?一片城荒枕碧流。曾是当年龙战地,飕飕。塞草霜风满地秋。
霸业等闲休。跃马横戈总白头。莫把韶华轻换了,封侯。多少英雄只废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