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紫骝嘶冻草
吴文英〔宋代〕
游虎丘,陪仓幕,时魏益斋已被亲擢,陈芬窟,李方庵皆将满秩。
紫骝嘶冻草,晓云锁,岫眉颦。正蕙雪初消,松腰玉瘦,憔悴真真。轻藜渐穿险磴,步荒苔、犹认瘗花痕。千古兴亡旧恨,半丘残日孤云。
开尊,重吊吴魂。岚翠冷,洗微醺。问几曾夜宿,月明起看,剑水星纹。登临总成去客,更软红、先有探芳人。回首沧波故苑,落梅烟雨黄昏。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和同僚去虎丘游玩,适时仓幕同僚魏益斋已经升官,陈芬窟,李方庵任期都快满了。
骏马长嘶,野草凝冻,天空阴霾密布,虎丘仿佛也双眉紧锁。正值芳洁的瑞雪刚刚消融,虎丘前的松树枝干消瘦,憔悴如同真娘。持着短杖攀登虎丘,穿越荒台,还能看到埋葬美好事物的痕迹。让我们将千古兴亡的遗恨,融入这半丘残照孤云的苍凉之中去吧。
举起酒杯,再次凭吊吴地先贤英魂。山间雾气因绿树映衬而呈翠色,湿润的山雾如寒水浸面,让微有醉意的人们顿然清醒。曾有多少夜晚,月明星稀,剑池之下的宝剑沉埋,夜间可以看到剑气上冲的斗牛的奇妙景观。登临之后魏益斋就要离吴进京了,到杭州后一定春风得意,有如先去
创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苏州。据夏承焘《吴梦窗系年》云,吴文英曾在苏州仓幕任职。仓幕同僚魏益斋将离开苏州,前往京城杭州,同事为他饯行,同游虎丘,梦窗写了该篇词记录游宴。
参考资料:完善
1、
夏承焘等著.宋词鉴赏辞典 下:上海辞典书出版社,2013.08:第1867页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记游词,从早晨到虎丘写起,一直写到傍晚宴会结束。该词记录游宴,抒惜别之情,并寄寓了身世和兴亡之感。
“紫骝马嘶冻草,晓云锁,岫眉颦。”开篇的景物描写,点明了这次游宴的时令和气氛,并暗示着即将的分别。天空中阴云密布,虎丘仿佛也双眉紧皱。“锁”字描绘出了一种阴沉压抑的氛围,给人以沉甸甸的感觉。马嘶、冻草、云锁、岫眉颦等意象的描绘,奠定了全篇凄凉的基调。“正蕙雪初消,松腰玉瘦,憔悴真真。”这三句凭吊真娘,用“蕙”来形容雪的消融,与下面凭吊美人的内容相应。这里的“松腰玉瘦”形象地表达了松树腰身瘦弱、形容憔悴的样子,借以形容真娘的憔悴和孤独。整段话用词雅致,描绘出了
简析
《木兰花慢·紫骝嘶冻草》是一首记游词,从早晨到虎丘写起,一直写到傍晚宴会结束。该词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过片处承前启后把上下片粘合得很紧,在叙写中富于变化,在结构上则是严谨的;词中不仅记录游宴,也有吊古伤今、惜别怀人所产生的怅惘情绪和因友被拔擢而产生的希望之情,寄寓了身世和兴亡之感。
吴文英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377篇诗文 ► 1558条名句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
苏轼〔宋代〕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放生鱼鳖逐人来,无主荷花到处开。
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解与月裴回。
乌菱白芡不论钱,乱系青菰裹绿盘。
忽忆尝新会灵观,滞留江海得加餐。
献花游女木兰桡,细雨斜风湿翠翘。
无限芳洲生杜若,吴儿不识楚辞招。
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
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
朱熹〔宋代〕
江水浸云影,鸿雁欲南飞。携壶结客何处?空翠渺烟霏。尘世难逢一笑,况有紫萸黄菊,堪插满头归。风景今朝是,身世昔人非。
酬佳节,须酩酊,莫相违。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无尽今来古往,多少春花秋月,那更有危机。与问牛山客,何必独沾衣。
满庭芳·汉上繁华
徐君宝妻〔宋代〕
汉上繁华,江南人物,尚遗宣政风流。绿窗朱户,十里烂银钩。一旦刀兵齐举,旌旗拥、百万貔貅。长驱入,歌楼舞榭,风卷落花愁。
清平三百载,典章文物,扫地俱休。幸此身未北,犹客南州。破鉴徐郎何在?空惆怅、相见无由。从今后,断魂千里,夜夜岳阳楼。
扫码下载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APP会员免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