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杂诗七首·其七

曹植 曹植〔魏晋〕

揽衣出中闺,逍遥步两楹。
闲房何寂寥,绿草被阶庭。
空穴自生风,百鸟翩南征。
春思安可忘,忧戚与君并。
佳人在远道,妾身单且茕。
欢会难再遇,兰芝不重荣。
人皆弃旧爱,君岂若平生。
寄松为女萝,依水如浮萍。
赍身奉衿带,朝夕不堕倾。
傥终顾眄恩,永副我中情。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披着衣服走出闺房,懒洋洋的走到房屋正中。
独自一人在屋内是多么寂寞,出来看见绿草满布庭院台阶。
有个缝隙就会产生风,凉风一起百鸟就会向南飞去。
现在是春天我怎能忘,你肯定也与我一样心存忧伤。
夫君你离家身在远方,剩下我自己孤独恐慌。
相逢再欢聚确是很难,就像芝兰开花后不会再重新绽放。
时间很多人常会嫌弃旧日所爱,你是否还像当年那样?
我嫁你如同女萝依附着松,更像那浮萍飘在水上。
自从嫁人我就很谨慎,无论什么时候都不敢失误反常。
如果你真能始终眷顾,就请继续审察我的情意。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这首诗是曹植《杂诗七首》中的最后一首。作者采用了他写这类题材常用的手法,即先以第三人称交代人物,渲染气氛,而后改用第一人称代其设言。这样写既使手法富于变化,又可以从不同角度使得人物形象得到深化。

  这首诗一共分为两层。

  开篇六句为第一层。在以“中闺”点明人物身份、以“逍遥”写其徘徊户前百无聊赖的情态之后,展开了对闺中女子所处环境的描写。“闲房何寂寞,绿草被阶庭。空室自生风,百鸟翔南征。”从室内写到室外,从所见写到所感,渲染出凄清落寞的氛围,有力地衬托出人物孤寂凄凉的况味。这里描写的景物,不论是“寂寞”的“闲房”,还是被满“绿草”的“阶庭”,抑或是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杂诗七首·其七》是一首五言古诗。诗的前六句在点明人物身份、以“逍遥”写其徘徊户前百无聊赖的情态之后,展开了对女子所处环境的描写;后十四句自然地转入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表白自己当为君坚守情操、守身如玉,并希望对方始终如一的恩爱,永远不要辜负自己的深情。这首诗将弃妇的遭遇和心理写得如此细致入微、真切动人,与诗人长期被弃置的处境有着密切关系。

曹植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179篇诗文 ► 712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燕歌行

陆机 陆机〔魏晋〕

四时代序逝不追,寒风习习落叶飞。
蟋蟀在堂露盈墀,念君远游常苦悲。
君何缅然久不归,贱妾悠悠心无违。
白日既没明灯辉,夜禽赴林匹鸟栖。
双鸠关关宿何湄,忧来感物涕不晞。
非君之念思为谁,别日何早会何迟。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与子俨等疏

陶渊明 陶渊明〔魏晋〕

  告俨、俟、份、佚、佟:

  天地赋命,生必有死;自古圣贤,谁能独免?子夏有言:“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四友之人,亲受音旨。发斯谈者,将非穷达不可妄求,寿夭永无外请故耶?

  吾年过五十,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僶俛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余尝感孺仲贤妻之言。败絮自拥,何惭儿子?此既一事矣。但恨邻靡二仲,室无莱妇,抱兹苦心,良独内愧。

  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意浅识罕,谓斯言可保。日月遂往,机巧好疏。缅求在昔,眇然如何!

  疾患以来,渐就衰损,亲旧不遗,每以药石见救,自恐大分将有限也。汝辈稚小家贫,每役柴水之劳,何时可免?念之在心,若何可言!然汝等虽不同生,当思四海皆兄弟之义。鲍叔,管仲,分财无猜;归生、伍举,班荆道旧;遂能以败为成,因丧立功。他人尚尔,况同父之人哉!颖川韩元长,汉末名士,身处卿佐,八十而终,兄弟同居,至于没齿。济北氾稚春,晋时操行人也,七世同财,家人无怨色。

  《诗》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尔,至心尚之。汝其慎哉,吾复何言!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令诗

曹丕 曹丕〔魏晋〕

丧乱悠悠过纪,白骨纵横万里。
哀哀下民靡恃,吾将佐时整理。
复子明辟致仕。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