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杨花
苏穆〔清代〕
竟日东风,萦帘柳絮,霏微弄影临池。欲倩谁扶,愁痕重上蛾眉。芳情不道春如雾,傍栏杆、立够多时。要凭它,流水声中,再续佳期。
沉沉绣幕低垂处,怕惊残午梦,难到辽西。极目天涯,断肠忍说将离。梁间细语双双燕,记年来、共惹香泥。怎而今,只替飞花,远寄相思。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一整天东风不停地吹,柳絮缠绕着帘子,在池边轻轻晃动,投下朦胧的影子。想找个人来排遣忧愁,可愁绪又重新爬上眉弯。满腔情意没料到春天像雾气般易散,我靠着栏杆,站了许久。只盼着能在流水声里,再续从前的美好约定。
深深的绣幕低垂着,怕惊扰了午睡的残梦 —— 那梦啊,难去到思念的人所在的辽西。放眼望尽天边,心里悲痛得不忍说起离别。梁间燕子成双成对地低语,记得往年,我们曾一起衔来带香的泥土筑巢。可如今,只能代替飞舞的落花,远远地传递相思之情。
注释
竟日:终日;整天。
简析
此词以东风柳絮、池影等暮春景致起笔,托出倚栏凝愁的情态。春如雾散的怅惘,流水盼佳期的痴念,渐转入午梦难寻的怅然。燕语衔泥的旧忆与如今飞花寄思的孤寂对照,将离别之痛与相思之深层层递进,于柔婉笔触中见缱绻深情,余韵悠长。
苏穆
苏穆,一名姞,字佩蘘,山阳(今淮安市淮安区)人,宜兴周济侧室。工词,殉粤匪难。► 82篇诗文
青玉案·天然一帧荆关画
顾贞观〔清代〕
天然一帧荆关画,谁打稿,斜阳下?历历水残山剩也。乱鸦千点,落鸿孤烟,中有渔樵话。
登临我亦悲秋者,向蔓草平原泪盈把。自古有情终不化。青娥冢上,东风野火,烧出鸳鸯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