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块玉·警世
曾瑞〔元代〕
狗探汤,鱼着网,急走沿身痛着伤。柳腰花貌邪魔旺。柳弄娇,花艳妆,君莫赏。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狗爪误探沸水,鱼儿错闯绳网,皆带一身伤痛,慌忙逃离避让。那些妓女腰似弱柳、貌胜春花,害人的伎俩却正盛。她们涂脂抹粉、弄娇作媚,您可千万莫饮那迷魂汤!
注释
汤:沸水。
邪魔:本意问为妖魔,这里形容不正当的手段。
赏析
“狗探汤”“鱼着网”两处意象格外鲜活,它们身负痛楚仓皇逃离、满心余悸的模样,仿佛就摆在读者眼前。章回小说中常有“惶惶若丧家之犬,急急若漏网之鱼”“鲤鱼离却金鳌钩,摆尾摇头更不来”这类习语,曲作正是借这种世人熟知的视觉感受,让形象更易代入。“痛着伤”三字,既凸显了所遇危险的可怖,也暗含“吃一堑长一智”的沉重教训,为后文引出训诫早早敲响警钟。
这“探汤”“着网”究竟喻指何事?第四句便给出了答案——原来是暗指在花街柳巷嫖妓寻乐的凶险之事。虽说寻花问柳落得伤痛下场本是咎由自取,可妓女设下圈套、施展“邪魔”伎俩的狠毒程度也不容小觑,一个“旺”字,恰恰坐实了前文“急”与“痛”的缘
简析
此曲以两个生动的动物场景开篇,说它们因急于逃避或挣扎而带来痛苦、受伤的后果;接着从具体的危险场景转向对人性弱点的揭示;末三句是对前述警示的强化与总结,告诫人们应保持清醒与自制,不要因贪恋美色而陷入更深的泥潭。全曲篇幅短小,朗朗上口,以生动的形象组合来代替枯燥的说教,使得警惕春楼以色惑人的主旨跃然纸上。
曾瑞
曾瑞(生卒年不详), 元代散曲作家。字瑞卿,自号褐夫。大兴(今北京市大兴区)人。因喜江浙人才风物而移家南方。《录鬼簿》记他“临终之日,诣门吊者以千数”,可知他当时已有盛名。由于志不屈物,不解趋附奉承,所以终身不仕,优游市井,赖江淮一带熟人馈赠为生。善绘画,能作隐语小曲,散曲集有《诗酒馀音》行于当世,今佚。► 31篇诗文 ► 3条名句
西湖杂咏·秋
薛昂夫〔元代〕
疏林红叶,芙蓉将谢,天然妆点秋屏列。断霞遮,夕阳斜,山腰闪出闲亭榭。分付画船且慢者。歌,休唱彻;诗,乘兴写。
溪村即事
周权〔元代〕
寒翠飞崖壁,尘嚣此地分。
鹤行松径雨,僧倚石阑云。
竹色溪阴见,梅香岸曲闻。
山翁邀客饮,闲话总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