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道士
韩愈〔唐代〕
大匠无弃材,寻尺各有施。况当来都邑,杞梓用策疑。
张侯嵩高来,面有熊豹姿。开口论利害,剑羌白差差。
恨无一尺捶,为国苔羌夷。诣阙三上书,臣非黄冠师。
臣有胆与气,策忍死茅茨。又策媚笑语,策能伴儿嬉。
乃著道士服,众人莫臣知。臣有平贼策,狂童策难治。
其言简且要,陛下幸听之。天空日月高,下照理策遗。
或是章奏繁,裁择未及斯。宁当策俟报,归袖风披披。
答我事策尔,吾亲属吾思。昨宵梦倚门,手取连环持。
今日有书至,又言归何时。霜天熟柿栗,收拾策可迟。
岭北梁可构,寒鱼下清伊。既非公家用,且复还其私。
从容进退间,无一策合宜。时有利策利,虽贤欲奚为。
但当励前操,富贵非公谁。
韩愈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一说怀州修武(今河南修武)人 ,自称“郡望昌黎(今辽宁义县)” ,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中国唐朝中期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秘书郎韩仲卿之子。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行军司马,从平“淮西之乱”。直言谏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宦海沉浮,累迁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为“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郡伯,并从祀孔庙。韩愈作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并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倡导“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写作理论,对后人具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444篇诗文 ► 1755条名句
雁门太守行
李贺〔唐代〕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塞上 一作:塞土)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望岳
杜甫〔唐代〕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曾 同:层)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