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别妻
苏武(存疑)〔两汉〕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欢娱在今夕,嬿婉及良时。
征夫怀远路,起视夜何其?
参辰皆已没,去去从此辞。
行役在战场,相见未有期。
握手一长叹,泪为生别滋。
努力爱春华,莫忘欢乐时。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你我结发成为夫妻,相亲相爱两不相疑。
欢乐只在今天晚上,两情欢好要趁这美好的时刻。
远征人心里老惦记出行的事,起身看看深夜到何时?
天上星星全都看不到,走啊从此分别了。
奉命远行上战场,两人不知何时才能相见。
紧握双手长声叹息,生离别啊泪更多。
努力珍惜青春,不要忘记欢乐的时候。
如果有幸能活着,一定会回到你身边。如果不幸死了,也会永远想你。
注释
结发:这里是指古时的婚姻习俗。一种象征夫妻结合的仪式。当夫妻成婚时,各取头上一根头发,合而作一结,男女双方结为夫妻。
嬿(y
赏析
此诗是一首抒情诗,前四句说夫妻恩爱,五句至八句写深夜话别,九句至十二句写黎明分手,最后四句写互勉立誓。全诗以时间为序,围绕夫妻恩爱,突出话别、分手和互勉。语言质朴明白,生动流畅。
开头四句从夫妻平时恩爱叙起,说明自结为夫妻之后,两相恩爱,从无猜疑,这样就为离别与相思,做了铺垫。三四两句,虽未明言离别,但从欢娱燕婉,仅有今夕的描写中,已透出夫妻即将分别的信息。既然夫妻在一起的时间不多了,良辰在于今夕,这短暂的时光就特别可贵,从惜时写惜别,虽未明言离别而离思已满。开头四句,委婉含蓄地写出了夫妻离别的凄苦。
“征夫怀远路”以下四句,叙述将要分别的景物
创作背景
苏武年轻的时候是汉武帝的中郎将。公元前100年(天汉元年),匈奴向大汉示好,放回曾经扣留的汉朝使节,于是汉武帝便派了苏武率使团出使匈奴,送还被汉朝扣留的匈奴使者。临行前夕,苏武辞别其妻,写下此诗。
参考资料:完善
1、
张觅著·莫道不消魂:那些动人的清新诗、婉约词: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4.04
简析
《留别妻》是一首五言诗。此诗是一首抒情诗,前四句从夫妻平时恩爱叙起,说明自结为夫妻之后,两相恩爱,从无猜疑,为离别与相思做铺垫;五句至八句写深夜话别,叙述将要分别的景物;九句至十二句写黎明分手,正面摧写夫妻离别;最后四句写互勉立誓,是临行前对妻子的安慰与叮咛。全诗以时间为序,围绕夫妻恩爱,突出话别、分手和互勉的情景。语言质朴明白,生动流畅,情感真实动人。
古歌
佚名〔两汉〕
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
座中何人,谁不怀忧?令我白头。
胡地多飚风,树木何修修。
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
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战国策·雍氏之役
刘向〔两汉〕
雍氏之役,韩征甲与粟于周。周君患之,告苏代。苏代曰:“何患焉?代能为君令韩不征甲与粟于周,又能为君得高都。”周君大悦曰:“子苟能,寡人请以国听。”苏代遂往见韩相国公中曰:“公不闻楚计乎?昭应谓楚王曰:‘韩氏罢于兵,仓廪空,无以守城,吾收之以饥,不过一月必拔之。”今围雍氏五月不能拔,是楚病也。楚王始不信昭应之计矣,今公乃征甲及粟于周,此告楚病也。昭应闻此,必劝楚王益兵守雍氏,雍氏必拔。”公中曰:“善。然吾使者已行矣。”代曰:“公何不以高都与周。”公中怒曰:“吾无征甲与粟于周,亦已多矣。何为与高都?”代曰:“与之高都,则周必折而入于韩,秦闻之必大怒,而焚周之节,不通其使,是公以弊高都得完周也,何不与也?”公中曰:“善。”不征甲与粟于周而与高都,楚卒不拔雍氏而去。
叶公好龙
刘向〔两汉〕
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 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