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明月何皎皎

佚名 佚名〔两汉〕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明月如此的皎洁明亮,照亮了我罗制的床帏。
夜里心中惆怅无法入睡,披衣而起在空屋内徘徊。
客居在外虽然有趣,但是怎比得上早日回家呢。
走出房门独自在月下彷徨,满心愁苦应该告诉谁呢?
伸颈远望还是只能回到房间,止不住的泪水打湿了衣裳。

注释
皎:本义是洁白明亮。此处用引申义,为光照耀的意思。
罗床帏:指用罗制成的床帐。
寐:入睡。
揽衣:犹言“披衣”,“穿衣”。揽,取。
客:这里指诗人自己。
旋归;回归,归家。旋,回还,归来。
彷徨:徘徊的意思。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此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关于《古诗十九首》的时代背景有多种说法。宇文所安认为中国早期诗歌是一个复制系统,找不到“古诗”早于建安时期的确凿证据。今人一般认为它并不是一时一人之作,它所产生的年代应当在东汉献帝建安之前的几十年间。

参考资料:完善

1、 萧统.文选(套装共6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1343
2、 徐中玉 金启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37
3、 孙明君.《青青陵上柏》的作者与作年辨.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1).

赏析

  此诗通过皎皎明月抒发主人公的愁思。其主题有两种解读:一说塑造了一个久客异乡、愁思辗转、夜不能寐的游子形象;一说刻画了一个独守空闺、愁思难寐、徘徊辗转的闺中女子形象。全诗充分运用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主人公丰富复杂的情感是通过人物的自我意识活动以及由意识而诱发的行动来表现的,具有文学的形象性,而且更把人物的心理和感情揉合在一起,富有抒情诗的特质。

  按第一种说法,此诗为游子思乡之作。

  游子的乡愁是由皎皎明月引起的。更深人静,那千里与共的明月,最易勾引起羁旅人的思绪。谢庄《月赋》曰:“隔千里兮共明月。”李白《静夜思》曰:“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明月何皎皎》是一首文人五言诗,此诗通过皎皎明月反映游子思妇的相思。其主题有两种解读:其一是说塑造了一个久客异乡、愁思辗转、夜不能寐的游子形象;其二是说刻画了一个独守空闺、愁思难寐、徘徊辗转的闺中女子形象。全诗充分运用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它丰富复杂的情感是通过人物的自我意识活动以及由意识而诱发的行动来表现的,具有文学的形象性,更把人物的心理和感情揉合在一起,富于抒情诗的特质。

佚名

佚名

亦称无名氏,是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 6746篇诗文 ► 8665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善诵掌船法

僧伽斯那 僧伽斯那〔两汉〕

  曩有大长者子,与诸商人入海采宝。此长者子善诵入海掌船方法,语众人曰:“入海方法,我悉知之。”众人闻已,深信其语。既至海中,未经几时,船师遇病,忽然便卒。时长者子即代处。至洄洑激流之中,抗言:“当如是掌,如是正......”船徘徊旋转,不能前进至于宝所。举船商人没水而死。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武帝求茂才异等诏

刘彻 刘彻〔两汉〕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故马或奔踶而致千里,士或有负俗之累而立功名。夫泛驾之马,跅弛之士,亦在御之而已。其令州郡察吏民有茂材异等可为将相及使绝国者。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西京杂记·匡衡勤学

刘歆〔两汉〕

  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衡能说《诗》,时人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鼎,衡小名也。时人畏服之如是,闻者皆解颐欢笑。衡邑人有言《诗》者,衡从之,与语质疑,邑人挫服,倒屣而去。衡追之曰:“先生留听,更理前论。”邑人曰:“穷矣!”遂去不返。
© 2025 古文岛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