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秋霜遍洒天地间,离群的孤雁已然失了同伴,可它是否知晓,尘世里正有一人与它同病相怜。想把一腔愁绪托书信寄去,却发觉愁绪纷繁难定,只好对着烛火暗自垂泪。
莫要对着明月遥忆往昔旧事,那只会让人衣带渐宽,形销骨立。忽然云中传来孤雁一声哀啼,抬头望去,那孤孑的身影正缥缈在初秋的寒风里。
注释
临江仙:唐教坊曲,后用作词牌,为双调小令。又名《谢新恩》、《画屏春》等。格律俱为平韵格,全词分两片,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韵。
离鸿:失群的大雁。宋周邦彦《浪淘沙慢》:“念汉浦离鸿去何许?经时信音绝。”
凭:根据,凭借,以。
尺素:书写
这是一首典型的借物抒情篇章,表面描绘离群的孤雁,实则暗写与雁境遇相似、同病相怜的自身。
此时的纳兰,恰如那“霜冷离鸿惊失伴”的孤雁,当他在满地黄霜中抬头,望见那只奋力南飞、声声哀啼的大雁时,不由得喃喃低语:“你可知道,这地面之上,正有一人与你同病相怜啊!”他本想将满腔愁绪借书信传递,可“愁多书屡易”,却发觉愁绪繁多且变化不定,屡屡修改增补,这封信终究迟迟未能写成,只好对着烛光暗自落泪,正是“双泪落灯前”的写照。内心越是纷乱,便越想梳理明白,故而深陷情绪困扰的人,总容易追忆过往。纳兰也这般提醒自己“莫对月明思往事”——只因这般追忆,只会让人日渐消瘦、形影憔悴。只是这样的
这首词写于纳兰某次随从康熙出行或去边塞执行任务的途中。一路上鞍马劳顿,既无妻子来嘘寒问暖,也无朋友可把酒言欢,难免旅途孤寂,心中怅然。词人骑马行走在旷野中,猛然抬头看见了那只离群悲鸣的孤雁,“同病相怜”之感油然而生,故作下此词。
参考资料: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