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惜黄花慢·孤雁

贺双卿 贺双卿〔清代〕

碧尽遥天,但暮霞散绮,碎剪红鲜。听时愁近,望时怕远,孤鸿一个,去向谁边。素霜已冷芦花渚,更休倩、鸥鹭相怜。暗自眠。凤凰纵好,宁是姻缘。
凄凉劝你无言。趁一沙半水,且度流年。稻梁初尽,网罗正苦,梦魂易警,几处寒烟。断肠可似婵娟意,寸心里、多少缠绵。夜未闲,倦飞误宿平田。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长天的碧蓝铺到天边,晚霞如彩绸,无比鲜妍。一只落伍的孤雁叫声凄切,我害怕它飞近,又渴望它留在我的身边。芦花洲边,白霜已满地,更不要请鸥鹭来怜惜,它们命运惨苦同病相怜。还是暗暗自眠,不要存非分之想,凤凰纵然美丽、高雅,但却不能与之结为婚姻。
满心凄凉奉劝孤雁,不如守一沙半水,暂且度过这易逝的年华。稻粱刚刚割尽,狩猎者的罗网已张起,处处有陷阱,即使在睡梦之中,也要警惕。你极度伤心愁断肠,可知我内心也缠绵?夜里也得不到休息,误宿在危机四伏的田地里。

注释
惜黄花慢:词牌名,有平仄二体,此为平韵格,双调一百零八字,上片十二句六平韵,下片十一句六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这首词借孤雁的形象诉说自己不幸的身世遭遇。上片描写孤雁离群后不知道飞向哪里去,表示对失群的孤雁的深切同情。下片劝告孤雁在艰险的生活和凄凉的环境中姑且度过流水般逝去的年头。作者以怜悯之心注视并关怀着孤雁,这是对孤雁前途的担心,也是对自己无法改变悲惨命运的忧伤。

  “碧尽遥天,但暮霞散绮,碎剪红鲜。”上片开首三句,描写碧空蓝天,晚霞满天的景象。天空一碧万顷,红色的晚霞鲜艳美丽,仿佛一块块剪碎的彩绸。此刻此景,却见一只孤雁飞向远方,引起词人的深思。

  “听时愁近,望时怕远,孤鸿一个,去向谁边。”这四句,就点出了“孤雁”。她怕它飞近,听到它凄凉的叫声,令人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一日黄昏,将近晚炊时,病中的双卿携着畚箕从打谷场上归来,听见一只孤雁在远方的芦苇丛中无助的哀鸣。双卿西立而望,呆立半天,联想起自己凄凉的身世,不由潸然泪下。正好给她婆婆看见了,在背后大声呵斥,双卿素来胆小易惊,且久病体虚,被吓得畚箕落地,后来她越发心神不宁,从此又染上了易受惊吓的毛病,情动于中,数日后和泪写成这首词。

参考资料:完善

1、 (宋)李清照著·《崇贤书院释译 漱玉词 化读本》:新世界出版社,2014.10

简析

  这首词借孤雁的形象诉说自己不幸的身世遭遇。词的上片描写孤雁离群后不知道飞向哪里去,表示对失群的孤雁的深切同情;下片劝告孤雁在艰险的生活和凄凉的环境中姑且度过流水般逝去的年头。这首词以怜悯之心注视并关怀着孤雁,这是对孤雁前途的担心,也是对词人自己无法改变悲惨命运的忧伤。

贺双卿

贺双卿

贺双卿(1715~1735年), 清代康熙、雍正或乾隆年间人,江苏金坛薛埠丹阳里人氏,初名卿卿,一名庄青,字秋碧,为家中第二个女儿,故名双卿。双卿自幼天资聪颖,灵慧超人,七岁时就开始独自一人跑到离家不远的书馆听先生讲课,十余岁就做得一手精巧的女红。长到二八岁时,容貌秀美绝伦,令人“惊为神女”。后人尊其为“清代第一女词人”。► 27篇诗文 ► 32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灵隐寺月夜

厉鹗 厉鹗〔清代〕

夜寒香界白,涧曲寺门通。
月在众峰顶,泉流乱叶中。
一灯群动息,孤磬四天空。
归路畏逢虎,况闻岩下风。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于中好·十月初四夜风雨其明日是亡妇生辰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清代〕

尘满疏帘素带飘,真成暗度可怜宵。几回偷拭青衫泪,忽傍犀奁见翠翘。
惟有恨,转无聊。五更依旧落花朝。衰杨叶尽丝难尽,冷雨凄风打画桥。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高邮雨泊

王士祯 王士祯〔清代〕

寒雨秦邮夜泊船,南湖新涨水连天。
风流不见秦淮海,寂寞人间五百年。

扫码下载

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

APP会员免广告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