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山斋独坐赠薛内史二首·其二

杨素 杨素〔隋代〕

岩壑澄清景,景清岩壑深。
白云飞暮色,绿水激清音。
涧户散馀彩,山窗凝宿阴。
花草共萦映,树石相陵临。
独坐对陈榻,无客有鸣琴。
寂寂幽山里,谁知无闷心。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山石山谷间映出澄澈的景色,景色清明反倒让山谷显得更加幽深。
白云在暮色里缓缓飘动,碧绿的流水激荡出清脆的声响。
山谷间的屋门散落着残留的光彩,山间的窗户凝结着昨夜的阴凉。
花草相互萦绕映照,树木和山石好似在比试着高低。
独自坐在陈蕃榻般的待客床榻前,即便没有客人,也能独自弹奏鸣琴。
在这寂静幽深的山林中,谁能理解我这份与世无争的坦荡心境。

注释
岩壑:山峦溪谷。
澄清:一作“清澄”。
涧户:指山斋门户。
陵临:高下相凌。谓相颉颃,比个你高我低。
陈榻:陈蕃榻。典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这首诗深入描绘了岩壑的清寂与幽深。诗中时间聚焦于傍晚,与前一首覆盖从早到晚的时段不同。暮色笼罩下,白云与绿水相映,清脆声响回荡幽谷,残余霞光散落各处,昨夜的阴凉仍凝在山间窗棂。花、草、树、石彼此萦绕映衬,又似相互依凭,构成一幅静谧图景。

  这般景致触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他独自坐在山斋中,效仿东汉陈藩为徐孺子特设床榻的典故,殷切期盼薛道衡前来做客。因薛道衡未能赴约,他只好抚琴寄托这份思念。诗的结尾两句满含慨叹,字里行间似在诉说:唯有薛道衡,方能理解他那份“无闷”——也就是与世无争的心境。

  这组诗的语言运用十分讲究,对仗工整精妙。像“深溪横古树,空岩卧幽石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隋朝初年。杨素是隋代军事统帅,他的诗有一种朴质劲健的气质,已经开唐代风骨、声律兼备诗风之先声。《山斋独坐赠薛内史诗二首》便是体现他诗风的代表作。薛道衡在隋初曾任内史舍人,与杨素经常诗歌唱酬。薛道衡集中有《敬酬杨仆射山斋独坐诗》,即酬杨素此篇。

参考资料:完善

1、 吴小如 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1455-1456
2、 黄岳洲·中国古代文学名篇鉴赏辞典(上卷)·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2013

简析

  《山斋独坐赠薛内史二首·其二》是一首五言古诗,此诗将时间聚焦在傍晚,深层写出岩壑的清与幽。暮色苍茫之间,白云映绿水、清音响幽谷,余霞散彩,宿阴遮窗,由此生发出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但他不来,只好鸣琴打发无聊,好像天地间只有对方能理解诗人“无闷”的情怀。整首诗对仗工细精巧,用语质素,造境清幽,给人一种恬静、冲淡之感。

杨素

杨素

杨素(544年—606年8月31日),字处道。汉族,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隋朝权臣、诗人,杰出的军事家、统帅。 他出身北朝士族,北周时任车骑将军,曾参加平定北齐之役。他与杨坚(隋文帝)深相结纳。杨坚为帝,任杨素为御史大夫,后以行军元帅率水军东下攻陈。灭陈后,进爵为越国公,任内史令。杨广即位,拜司徒,改封楚国公。去世后谥曰景武。► 20篇诗文 ► 24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挽舟者歌

佚名 佚名〔隋代〕

我兄征辽东,饿死青山下。
今我挽龙舟,又阻隋堤道。
方今天下饥,路粮无些小。
前去三千程,此身安可保!
寒骨枕荒沙,幽魂泣烟草。
悲损门内妻,望断吾家老。
安得义男儿,焚此无主尸。
引其孤魂回,负其白骨归!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别诗

佚名 佚名〔隋代〕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华山畿二十五首·其五

佚名 佚名〔隋代〕

未敢便相许。夜闻侬家论。不持侬与汝。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