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春来·春盘宜剪三生菜
元好问〔金朝〕
春盘宜剪三生菜,春燕斜簪七宝钗。春风春酝透人怀。春宴排,齐唱喜春来。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立春到来,应该采摘生菜和各种果蔬装满春盘;佩戴斜插的七宝钗上春燕展翅欲飞。春风吹送着酒酿的香气透人心脾。排好春宴,大家一齐歌唱着《喜春来》。
注释
“春盘”句:立春那天,人们常用生菜、春饼等装盘,邀集亲友春游,庆贺春的到来。
生菜:即莴苣叶,生熟皆可食。立春那天,人们常用生菜、春饼等物装盘,叫作春盘,邀集亲友野游,以庆贺春天来临。
七宝钗:用多种宝物装饰的妇女用的首饰。“七”为虚数。
参考资料:完善
1、
悦读坊.如歌的诗词曲赋(下).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278-279
2、
傅德岷 余曲 等.元曲名篇赏析.成都:巴蜀书社,2012:117-118
3、
谷云义 冯宇 等.中国古典文学辞典.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1216-1217
4、
尚 儒.元曲三百首.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15:16
5、
张文珍注析.元曲三百首.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3:2
创作背景
根据题名“春宴”,可知这四首小令是在春天招待客人的宴会上所写的咏春曲。从内容看,这组散曲当为在金亡后作者退隐故乡时所作。本首是其第一首。
参考资料:完善
1、
肖东发 李勇.散曲奇葩:散曲历史与艺术特色.北京:现代出版社,2014:9-10
赏析
这首曲子描写了民间的立春习俗和迎春的欢悦。此曲句句有“春”,着意渲染迎春气氛,节令特征鲜明。春盘、春燕、春风、春酝、春宴、春歌,一派祥和的春气象,令人心醉。
四首散曲中,以第一首的体式最为特别,散曲采用了巧体中的嵌字体形式。嵌字体可每句都嵌同一个字;或分嵌限定的某些字,如贯云石《清江引·立春》每句之首分别冠以“金、木、水、火、土”五字,每句又都用一个“春”字;又有的则是嵌数目。嵌字体以构思奇特取胜,其中也能表达一些特别的思想感情,在加强语气、增加形式美方面都有很好的效果。
此曲描写了民间的立春习俗和迎春的欢悦。人文与自然交融,动与静交替,意趣盎
简析
《喜春来·春盘宜剪三生菜》是一首描写民间立春习俗和迎春欢悦的词篇。词中句句有“春”,巧妙运用一系列与春天相关的意象与活动,编织出一幅温馨而欢腾的春日盛宴图景,字里行间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氛围,呈现出一派祥和的春日气象,富于民间风味,表现出人们对生活的热爱。
元好问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代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925篇诗文 ► 491条名句
蝶恋花·几股湘江龙骨瘦
完颜璟〔金朝〕
几股湘江龙骨瘦,巧样翻腾,叠作湘波皱。金缕小钿花草斗,翠条更结同心扣。
金殿珠帘闲永昼,一握清风,暂喜怀中透。忽听传宣颁急奏,轻轻褪入香罗袖。
阳兴砦
元好问〔金朝〕
乱石通樵径,重冈拥戍城。
山川带淳朴,鸡犬见升平。
雨烂沙仍软,秋偏气自清。
年年避营马,几向此中行。
扫码下载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APP会员免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