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偷鸭求骂

蒲松龄 蒲松龄〔清代〕

  邑西白家庄居民某,盗邻鸭烹鸭。至须,觉肤痒。天明视鸭,葺生鸭毛,触鸭则痛。大惧,无术可医。须梦一人告鸭曰:“汝病乃天罚,须得失者骂,毛乃可落。”而邻翁素雅量,生平失物,未尝征于声色。某诡告翁曰:“鸭乃某甲所盗,彼深畏骂,骂鸭亦可警将来。”翁笑曰:“谁有闲气骂恶人!”卒不骂。某益窘,因实告邻翁。翁乃骂,其病愈。(其病愈 一作:其病良已)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淄川县西的白家庄有一居民,偷吃了邻居的鸭子。到了晚上,他觉得皮肤很痒。第二天早上一看,皮肤上长出一层细细密密的鸭毛,碰一碰就疼痛。那人大为恐惧,却找不到治疗方法。晚上梦见有人告诉他说:“你的病是上天的惩罚。必须让丢失鸭子的人骂你,鸭毛才会脱落。”但是邻家那位老翁素来度量很大,平常丢失东西,从未表露在语言和脸色上。偷鸭人欺骗老翁说:“鸭子是某某人所偷。他最怕挨骂;你骂他,也可以警诫他将来不犯。”老翁笑道:“谁有闲气骂恶人。”终究没有骂。那盗鸭人更加尴尬,就实话对邻居说了。老翁于是骂了他,他的病也完全好了。

注释
邑:县。这里指作者家乡淄川县。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蒲松龄善于用幽默而犀利的笔锋对人性中贪婪、荒淫、愚昧的一面进行辛辣的讽刺,从而酿造出一些妙趣横生的故事。《骂鸭》就是这样的一篇小品文,创作于清代康熙年间,载于《聊斋志异》卷五。

参考资料:完善

1、 夏咸淳 陈如江·历代小品文观止[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2、 门岿.论《聊斋》的小品文[J].天津社会科学,1986(02):93-96

赏析

  这篇故事富有哲理性,颇耐人寻味。全文寥寥二百余字,却能既写出了偷鸭者的窘迫,又一波三折,富有谐谑之趣,不可谓不高明。更值得注意的是,某人和邻翁的强烈对比。某人偷盗受到上天的惩罚,邻翁则是一个胸怀宽广的老者,某人并不能随便得到惩罚,为此还必须求助于邻翁。邻翁对这些琐事不计较,但为了帮助某人,还不得不骂他。通过这样的对比,盗鸭者的鄙卑行为与丑陋窘态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了。

  骂人本是不良习气,失主骂人,本来不过解气而已,现在却能减免偷者罪罚,成了“善行”。骂人的特异功效,产生了与愿望相反的结果:痛恨遭窃而破口相骂的,反而帮了偷者的忙;不想追究的,却无意为难偷者。所以,作

展开阅读全文 ∨
蒲松龄

蒲松龄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补博士弟子员。以后屡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近40年,直至1709年方撤帐归家。1715年正月病逝,享年76岁。创作出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53篇诗文 ► 1017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世无良猫

乐钧 乐钧〔清代〕

  某恶鼠,破家求良猫。餍以腥膏,眠以毡罽。猫既饱且安,率不捕鼠,甚者与鼠嬉戏。鼠以故益暴。某怒,遂不复畜猫,以为天下无良猫也。是无猫邪,是不会畜猫也。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青山湿遍·瑶簪堕也

周之琦 周之琦〔清代〕

瑶簪堕也,谁知此恨,只在今生。怕说香心易折,又争堪、烬落残灯。忆兼旬、病枕惯瞢腾。看宵来、一样恹恹睡,尚猜他、梦去还醒。泪急翻嫌错莫,魂销直恐分明。
回首并禽栖处,书帏镜槛,怜我怜卿。暂别常忧道远,况凄然、泉路深扃。有银笺、愁写瘗花铭。漫商量、身在情长在,纵无身、那便忘情。最苦梅霖夜怨,虚窗递入秋声。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蝶恋花·记得珠帘初卷处

康有为〔清代〕

记得珠帘初卷处,人倚阑干,被酒刚微醉。翠叶飘零秋自语,晓风吹堕横塘路。
词客看花心意苦,坠粉零香,果是谁相误。三十六陂飞细雨,明朝颜色难如故。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