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泊钱塘》为明代著名散文家茅坤所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主要叙述作者夜间游览钱塘县的经过及所见景物,是一首典型的游子思乡诗。
“江行日已暮”,行船于江中,夕阳西下,早已是傍晚时分。傍晚之际,正是一家其乐融融的时候,远在天涯的游子看到夕阳,思乡之情也格外深沉。“何处可维舟”想要落脚休息,可是“何处可维舟”,偌大的钱塘江,竟没有一块可以拴住小船的地方吗?这句话写出了飘荡在外的游子对于无家可归的凄凉心情。
“树里孤灯雨,风前一雁秋。” “树里”“风前”承受着餐风饮露的生活,这就更让诗人怀念自己的家乡。此时正是“孤灯”难眠,见“雁”思归之际。
“
程本立,字原道,嘉兴崇德人。少读书,不务章句。闻金华朱彦修兄弟得考亭之学于白云许谦,乃往就学焉。寓金华最久,造诣日深。洪武丙辰,以明经秀才举,擢秦府典仪所引礼舍人,同秦、晋、燕三府官僚召见奉天门下,赐马匹楮币有差。在任五阅月,以母艰去。庚申,服除,补周府礼官。
丁卯,从王朝京师。被累,谪云南长官司吏目。留家大梁,自以一仆之任。时所部百夷煽诱为逆,本立单骑深入,为书开谕逆顺利害,由是诸夷感悦归顺,边事以息。西南当王师初靖,余孽尚骄,时西平侯沐英、布政使张紞以本立统须守御,因自誓曰:“吾当以死救此一方。”遂不避艰险,山行野宿,自楚雄、姚安以逮大理、鹤庆、丽江、水昌,咸赖其抚绥安辑。自是民得安业,军得着伍,本立之力也。
戊寅,奏计京师。应天府尹尚瑶、学士董伦交章以文学优长守身廉洁荐。乃征入翰林,纂修高庙实录,陞都察院左佥都御史,阶中顺大夫,支正七品俸。辛巳,以夫误陪祀调除,仍留翰林纂修。明年实录完,调江西按察司副使。未及行,适靖难兵渡江逮入京,本立遂自尽,壬午六月十三日也。官因追其恩典,家无遗资,时目为清御史。所著有巽隐集十卷,佥事吴昂刊行于闽,而林庭㭿又称为今之夷、齐云。
时同纂修者学士董伦,礼部郎中夏正善,史官钱塘高让、卢陵吴勤、赵友士、端孝思、同郡张秉彛、唐耕,侍讲王景,修撰李贯,编修吴溥、杨溥、杨子荣、刘现,侍书刘彦铭,皆免于难,或见用于新朝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