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雨
白居易〔唐代〕
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
滩声秋更急,峡气晓多阴。
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
将何慰幽独,赖此北窗琴。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今天的山中雾气特别的重,天涯广阔,自己却身处如此偏僻遥远的地方。
滩头江水带来的秋意扑面而来,山谷的气候湿润,晴天也多像阴天。
望向帝京但是云雾遮住了双眼,思念着故乡,雨声落地滴滴打在心头。
用什么来安慰我这幽深彷徨的思绪,只能依靠这北窗下的琴排解心中孤独了。
注释
岚(lán)雾:二者实一物,在江曰雾,在山曰岚。
此地:指忠州。
峡气:指雾气。
望阙:眷念朝廷。阙,宫门楼观,代指朝廷。
幽独:寂寞孤独。
北窗琴:晋陶渊明曾置无弦琴一张,又喜卧北窗下,此句化用此事。
创作背景
公元819年(元和十四年),白居易诏授忠州(今重庆忠县)刺史。忠州虽然是远离帝京的小城,也算是贬官后一次仕途的升迁。他怀着忧喜掺杂的心情,沿长江经岳阳入峡,途中写下不少有名的诗篇,这首《阴雨》就是其中之一。
参考资料:完善
1、
王景霓著.烛光集:暨南大学出版社,2015.06:160-161
简析
《阴雨》是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前四句写景,寥寥数语展现出当时的景象;后四句则笔锋一转写到诗人心中思念着故乡,而那幽深仿徨的思绪只能依靠北窗下的琴来排解。诗中通过对山岚雾霭、滩头江水、峡气弥漫的描述,抒发了浓浓的思乡之切和郁闷之情,也寄托了诗人愿早日回京报效朝廷的拳拳之心。全诗情溢于景,动人心扉;句式工整,浑然天成。
赏析
这是白居易诏授忠州刺史时写的一首诗。诗人通过对山岚雾霭、滩头江水、峡气弥漫的描述,抒发了自己浓浓的思乡之切和郁闷之情,也寄托了诗人愿早日回京报效朝廷的拳拳之心。
诗中前四句写景,寥寥数语展现出此时此地的景象:山岚雾霭特别浓重,江山辽阔,自己却身处如此偏僻遥远的地方。滩头江水带来的秋意扑面而来,山谷中气候湿润,晴天也多像阴天。
后四句则笔锋一转,写到自己望向帝京,表达了自己心中对故乡的思念;最后两句化用晋陶渊明置无弦琴的故事,说自己只能依靠这北窗下的琴来排解心中孤独了,表达了自己不甘寂寞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
诗中所写,虽是溯江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2989篇诗文 ► 1886条名句
无题·八岁偷照镜
李商隐〔唐代〕
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
十岁去踏青,芙蓉作裙衩。
十二学弹筝,银甲不曾卸。
十四藏六亲,悬知犹未嫁。
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
更漏子·玉炉香
温庭筠〔唐代〕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扫码下载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APP会员免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