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唱起船歌引来了扬州的女子,划起小船惊动了越族的人们。
船边画上蛟龙让水神感到害怕,船头明亮的鹢首让江神感到惊悚。
注释
棹(zhào)歌:船歌。棹,船桨。
杨:当作“扬”,指扬州一带。
越人:指为越族人的船工。越是先秦时期南方的一个庞大的民族,居住在今江浙闽粤及江汉一带,称百越或百粤。《乐府诗集》卷八十三《杂歌谣辞》收有《越人歌》一首,见卷九。
图蛟:在船边画上蛟龙。
水伯:水神。《山海经·海外东经》:“朝阳之谷,神曰天吴,是为水伯。”
照:明。
鹢(yì):水鸟名。形
河水南径北屈县故城西,西四十里有风山。风山西四十里,河南孟门山,与龙门相对。《山海经》曰:“孟门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黄垩涅石。”《淮南子》曰:“龙门未辟,吕梁未凿,河出孟门之上,大溢逆流,无有丘陵、高阜灭之,名曰洪水。大禹疏通,谓之孟门。”故《穆天子传》曰:“北发孟门九河之磴。”
孟门,即龙门之上口也。实为河之巨阨,兼孟门津之名矣。此石经始禹凿,河中漱广。夹岸崇深,倾崖返捍,巨石临危,若坠复倚。古之人有言,水非石凿,而能入石,信哉!其中水流交冲,素气云浮,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其水尚奔浪万寻,悬流千丈,浑洪赑怒,鼓若山腾,浚波颓垒,迄于下口,方知《慎子》,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