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多令·寒食
陈子龙〔明代〕
时闻先朝陵寝,有不忍言者。
碧草带芳林,寒塘涨水深。五更风雨断遥岑。雨下飞花花上泪,吹不去,两难禁。
双缕绣盘金,平沙油壁侵。宫人斜外柳阴阴。回首西陵松柏路,肠断也,结同心。
注释
选自《陈忠裕公全集》。先朝:前朝。此处指朱明王朝。陵寝:帝王陵墓建筑。
遥岑:远山。唐
韩愈《
孟郊联句》:“遥岑出寸碧,远目增双明。”
双缕:双丝线。盘金:季咸用诗:“盘金束紫身属官,强仁小德终无端。”
油壁:车名。妇人所乘之车,车身饰以油漆,故名。
宫人斜:唐代宫女的坟墓。宋张侃《宫人斜》诗:“万古宫人斜上望,淡烟衰草为凄然。”此处泛指宫人之墓。
西陵:此指坐落在北京天寿山的明十三陵。
赏析
此词哀叹故国沦亡,亲友凋零。妍丽哀艳的审美情趣,在天崩地裂的年代里,渗入家国之痛,则转成为幽苦凄恻情韵。藻采丽泽,经血泪之漫,无不蒙上惨色。陈子龙最后三年间的作品表明,“云间”词风将随时代播迁而变衍,如果他不是过早地殉难,必有惊心动魄之创辟大观。此词情意是遥祭传哀,下片换头起三句全从由“闻”而展开的想象景观,本应是祭奠大礼之节令,现今则阴冷凄清一片。这想象和哀思的起点在“五更风雨”的梦断“遥岑”。“雨下飞花”是被推残意象,“花上泪”是附着在凋零败花上的心灵意象。国事已苦,心事更苦,任风雨飘摇,心苦难禁更难去。此种痛哀诚令人肠断,但哀兵决战的心态正坚,所以结句冷峻而不衰飒,将断肠“结同心”是
创作背景
这阕《唐多令》词据王沄的《陈子龙年谱续》说,与《二郎神·清明感旧》均系“先生绝笔”,作于南明永历元年(1647)春三月。关于“先朝陵寝”的荒凉破落情况,当听自李雯所述。李氏葬父南归,北还前访陈子龙,“相向而泣”,泣谈中必涉及前朝事,因填此词。
参考资料:完善
1、
严迪昌·金元明清词精选·南京:凤凰出版社,2018
简析
此词写词人听闻先朝陵寝破败,想象先朝陵寝的惨状而感到悲伤难禁,表达了期复明室的不可动摇的信念。全词凄怨激楚,悲愤填膺,与国变之前的作品显然大异其趣,足见词人的词风在国破家亡后的转变,造出一种极其悲壮烈慨的境界,其故国之思、忧愤之情溢于言表。
陈子龙
陈子龙(1608—1647)明末官员、文学家。初名介,字卧子、懋中、人中,号大樽、海士、轶符等。汉族,南直隶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崇祯十年进士,曾任绍兴推官,论功擢兵科给事中,命甫下而明亡。清兵陷南京,他和太湖民众武装组织联络,开展抗清活动,事败后被捕,投水殉国。他是明末重要作家,诗歌成就较高,诗风或悲壮苍凉,充满民族气节;或典雅华丽;或合二种风格于一体。擅长七律、七言歌行、七绝,被公认为“明诗殿军”。陈子龙亦工词,为婉约词名家、云间词派盟主,被后代众多著名词评家誉为“明代第一词人”。► 109篇诗文 ► 80条名句
太傅瞿公式耜
王夫之〔明代〕
公死天下知,不借青史字。
携手江陵公,同归钟山侍。
从来乱贼臣,未必安篡弑。
迟回须臾间,俄顷千尺坠。
追惟别公时,砌草承履綦。
白镝已飞攒,辕门犹鼓吹。
不复问苍天,微闻责偾师。
冬雷层云裂,丹血飞霰沥。
天恕自愤盈,公心如游戏。
玉镜映练江,东皋荇藻地。
清欢卜良夜,寸心托玄寄。
后死非鄙心,全归夫何惴。
孰知西台客,半响犬豕媚。
道广固不谋,任物自醒醉。
俯念奔行阙,孤洒忧天泪。
声影不相即,荐剡已先至。
遽上拂衣章,非敢为嫌避。
去就容孤欹,欢好益曲遂。
脉脉有幽期,清苦函莲薏。
矢之以盖棺,犹恐深怍愧。
白日虞山心,悬光照薜荔。
寄赠吴门故人
汪琬〔明代〕
遥羡风流顾恺之,爱翻新曲复残棋。
家临绿水长洲苑,人在青山短簿祠。
芳草渐逢归燕后,落花已过浴蚕时。
一春不得陪游赏,苦恨蹉跎满鬓丝。
顺德府通判厅记
归有光〔明代〕
余尝读白乐天《江州司马厅记》,言“自武德以来,庶官以便宜制事,皆非其初设官之制,自五大都督府,至于上中下那司马之职尽去,惟员与俸在。”余以隆庆二年秋,自吴兴改倅邢州,明年夏五月莅任,实司那之马政,今马政无所为也,独承奉太仆寺上下文移而已。所谓司马之职尽去,真如乐天所云者。
而乐天又言:江州左匡庐,右江、湖,土高气清,富有佳境,守土臣不可观游,惟司马得从容山水间,以足为乐。而邢,古河内,在太行山麓,《禹贡》衡津、大陆,并其境内。太史公称”邯郸亦漳、河间一都会”,“其谣俗犹有赵之风”,余夙欲览观其山川之美,而日闭门不出,则乐天所得以养志忘名者,余亦无以有之。然独爱乐天襟怀夷旷,能自适,现其所为诗,绝不类古迁谪者,有无聊不平之意。则所言江州之佳境,亦偶寓焉耳!虽徽江州,其有不自得者哉?
余自夏来,忽已秋中,颇能以书史自误。顾街内无精庐,治一土室,而户西向,寒风烈日,霖雨飞霜,无地可避。几榻亦不能具。月得俸黍米二石。余南人,不惯食黍米,然休休焉自谓识时知命,差不愧于乐天。因诵其语以为《厅记》。使乐天有知,亦以谓千载之下,乃有此同志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