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甘泉居
王守仁〔明代〕
我闻甘泉居,近连菊坡麓。
十年家梦思,今来快心目。
徘徊欲移家,山南尚堪屋。
渴饮甘泉泉,饥餐菊坡菊。
行看罗浮云,此心聊复足。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听说甘泉居这个住所,近处与长满菊花的山坡脚相连接。
十年来的劳顿,甚至(把愁苦)夜思梦想,到现在终于舒畅了心目。
来回走动,想把家迁到这里,山的南面尚可建造房屋。
渴了就喝甘泉的泉水,饿了就吃菊花坡的菊花。
反复的看罗浮山的云,我的心凭此又充实满足了。
注释
麓:山脚。
心目:指内心或视觉方面的感受。
移家:搬家;迁移住地。
简析
《题甘泉居》是一首五言古诗。诗人听闻甘泉居靠近菊坡山脚,便心生向往,历经十年梦中思念,今朝终得一见,心情愉悦。他徘徊其间,甚至萌生了迁居于此的念头,想在山南建房,以便能随时饮用甘泉之水,品尝菊坡之菊。最后,诗人望着天边飘动的浮云,内心感到满足与宁静,表达了对这份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心灵的满足。整首诗语言和畅,表达了诗人对甘泉居及其周边环境的喜爱与向往,读来令人心旷神怡。
王守仁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586篇诗文 ► 250条名句
重修范文正公忠烈庙记
王直〔明代〕
初,公未显时,已欲任天下之重,尝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夫忧人之忧,而欲免其忧;使人皆乐,然后与之同其乐。此岂小丈夫然哉?孟子曰:“禹思天下有溺者,犹已溺之;稷思天下有饥者,犹已饥之。”公之心,犹是也。故其徳业之盛,不愧乎古人,岂特着于西土也哉!呜呼!士不以天下之重自任者多矣。不以天下之重自任,则其所存所行,一主于为己,人之利害不少槩于其心,而又悻悻然自以为得。功烈之卑,无足怪也,而所为士者固当为是邪?然则公之孙、兴邦之人士及四方之来者,拜公之庙,慕公之功业,必当师公之心,充之以仁义,而力行之于公。其殆庶几乎!故为之记而道愚之所闻,使刻诸石告焉。凡以赀来助者,其姓氏皆载之碑阴。
管中窥豹
《幼学琼林》〔明代〕
管中窥豹,所见不多;坐井观天,知识不广。无势可乘,英雄无用武之地;有道则见,君子有展采之恩。求名利达,曰捷足先得;慰士迟滞,曰大器晚成。不知通变,曰徒读父书;自作聪明,曰徒执己见。
小窗幽记·节选
陈继儒/陆绍珩〔明代〕
左右两三家相望,鸡犬之声相闻。竹篱草舍,燕处其间,兰菊艺之,临水时种桃梅,霜月春风,日有余思。儿童婢仆皆布衣短褐,以给薪水,酿村酒以饮之。案有诗书,数十卷而已。听流水,看激湍,鉴澄潭,步危桥,坐茂树,探幽壑,升高峰,不亦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