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板·节选
 沈括〔宋代〕
沈括〔宋代〕
  其法:用胶泥刻板,薄如钱唇,每板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上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板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板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每一板皆有数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它的方法是:用黏土刻字,字模薄得像铜钱的边缘,每个字刻一个印模,用火烧使它坚硬。先设置一块铁板,在它的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着纸灰这一类东西覆盖好。想要印刷,就把一个铁框子放在铁板上面,然后在铁框内密密地排上字模,排满了一铁框就成为一块印版,把它拿到火上烘烤;待铁板上的混合物稍稍熔化,就用一块平板按在字模上面,那么所有排在板上的字模就像磨刀石那样平。如果只印两三本,不能算是简便;如果印几十乃至成百上千本,那就极其快速。每一个字都有好几个印模,用来准备同一版内有重复的字。
注释
其:其,代词;做活板的方法。
钱唇:铜钱的边缘。
印:
 
 
简析
 
 
  此文条理清楚有序,详细阐述了印刷前的准备、印刷过程及字印的复用性,步骤清晰,逻辑严密,通过对比印刷少量与大量书籍的效率,突出活字印刷术在大量复制文字时的极大优势,亦确保了印刷过程的灵活性和连续性。文章使得活板的面貌在读者面前得以清晰展现,体现出古代科技发明的精妙与实用。
 
 
创作背景
 
 
  《活板》创作于北宋年间,当时经济发达,科学技术水平发展迅速,沈括是北宋时期的科学家,与活版印刷术的发明者毕昇基本上同时代,且亲眼见过由自己的侄辈珍藏的活字,其记载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参考资料:完善
1、
周啸天主编·古文鉴赏[M]:四川辞书出版社,2019
2、
杨贵环,王孝峰.从《梦溪笔谈》看沈括的文学创作观[J].名作欣赏,2020(36):25-28.
 
 
沈括
 
沈括(公元1031~1095年),字存中,号梦溪丈人,北宋浙江杭州钱塘县(今浙江杭州)人,汉族。北宋科学家、政治家。仁宗嘉佑进士,后任翰林学士。晚年在镇江梦溪园撰写了《梦溪笔谈》。我国历史上最卓越的科学家之一。精通天文、数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气象学、地理学、农学和医学、工程师、外交家。► 81篇诗文 ► 99条名句
 
 
破阵子·春景
 晏殊〔宋代〕
晏殊〔宋代〕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六州歌头·少年侠气
 贺铸〔宋代〕
贺铸〔宋代〕
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肝胆洞,毛发耸。立谈中,死生同。一诺千金重。推翘勇,矜豪纵。轻盖拥,联飞鞚,斗城东。轰饮酒垆,春色浮寒瓮,吸海垂虹。闲呼鹰嗾犬,白羽摘雕弓,狡穴俄空。乐匆匆。(闲呼 一作:间呼)
似黄粱梦,辞丹凤;明月共,漾孤篷。官冗從,怀倥偬;落尘笼,簿书丛。鶡弁如云众,供粗用,忽奇功。笳鼓动,渔阳弄,思悲翁。不请长缨,系取天骄种,剑吼西风。恨登山临水,手寄七弦桐,目送归鸿。
 
 
 
一丛花令·伤高怀远几时穷
 张先〔宋代〕
张先〔宋代〕
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蒙蒙。嘶骑渐遥,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
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