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将进酒·城下路

贺铸 贺铸〔宋代〕

城下路,凄风露,今人犁田古人墓。岸头沙,带蒹葭,漫漫昔时流水今人家。黄埃赤日长安道,倦客无浆马无草。开函关,掩函关,千古如何不见一人闲?
六国扰,三秦扫,初谓商山遗四老。驰单车,致缄书,裂荷焚芰接武曳长裾。高流端得酒中趣,深入醉乡安稳处。生忘形,死忘名。谁论二豪初不数刘伶?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城下的道路上,刮着凄冷的风,沾着冰冷的露;如今的人竟在古人的坟墓上耕作犁田。岸边的沙地旁,长满了蒹葭;昔日里浩浩荡荡的流水之处,如今已住满了人家。长安道上,黄沙漫天,烈日灼人;疲惫的旅客没有水喝,随行的马儿没有草料可食。函谷关时而开启,时而关闭,从古到今,为何就见不到一个能真正清闲的人呢?
秦末时群雄纷争国家大扰,刘邦横扫天下建立汉朝;起初人们都以为,商山四老会一直隐居不仕。可朝廷派使者驾着单车,送去书信相请,四老便毁掉隐士象征的芰荷衣,追随权贵,拖着长长的衣襟出山为官。只有高人名士才能真正领会酒的情趣,能沉入醉乡,找到安稳自在的归宿。活着时不拘泥于形骸,死后也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此词是作者历经人生磨难后,对历史、社会展开的深思,以及对人生道路作出的抉择。在作者眼中,历史与社会本就虚幻无常:古人的坟墓如今成了今人耕种的田地,昔日奔腾的江河如今化作村落、住满了人家;社会时而动荡、时而太平,太平过后又会陷入动荡。而整个人生,也满是劳碌奔波,令人疲惫不堪,恰似长安道上缺水少草、困顿不堪的行客。在这变幻不定的社会历史中,作者面前似乎只剩两条路:要么遁入深山做隐士,要么沉醉酒乡当酒徒 ,只因仕途早已断绝。追思往昔,历史上所谓的高人隐士多是虚伪之辈。君不见秦末汉初的商山四皓,曾以隐居深山、不仕新朝闻名天下,可没过多久便撕下伪装,投身侯门为官。如此看来,唯一的人生选择,似乎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和贪欲,总是不断地争城夺地,至少也是争名夺利。这种争夺的结果,不但使广大人民遭殃,也使统治阶级中某些道德和才能出众的成员受到压抑和排斥。贺铸就是其中的一个。他生活在北宋晚期的社会,史称他“喜剧谈天下事,但经历的都是些难展抱负的文武小职”(宛敏灏《北宋两位承先启后的词人——张先和贺铸》),这些个人特点反映在词体创作中,就有《将进酒》一类作品。此词调寄《小梅花》,“将进酒”实即词题,它原系乐府诗题,多写志士失路的悲愤(概括内容或节取词语制题放在调名前,乃贺词惯例)。

参考资料:完善

1、 凌枫 注析·宋词三百首: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2、 沈祖棻·宋词赏析:北京出版社,2013
3、 唐圭璋·唐宋词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

简析

  此词借咏史而抒怀,上片用前人诗句而略加变化,显示词人对自然、人生和历史现象的观察与思考;下片以热衷名利的假隐士与忘形忘名的“高流”作对比,以愤慨、嘲弄的词来描写历史上那些追名逐利、蝇营狗苟、热衷权势、贪得无厌之徒,表达了自己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襟怀。全词笔调幽默,节奏高亢,风格豪放而疏朗旷达,嘲讽幽默而富于哲理。

贺铸

贺铸

贺铸(1052~1125) 北宋词人。字方回,号庆湖遗老。汉族,卫州(今河南卫辉)人。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 950篇诗文 ► 321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咏华山

寇准 寇准〔宋代〕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西林壁

苏轼 苏轼〔宋代〕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周邦彦 周邦彦〔宋代〕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凭阑久,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
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