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养兰说

陶望龄 陶望龄〔明代〕

  会稽多兰,而闽产者贵。养之之法,喜润而忌湿,喜燥而畏日,喜风而避寒,如富家小儿女,特多态难奉。予旧尝闻之,曰他花皆嗜秽而溉,闽兰独用茗汁,以为草树清香无如兰味,洁者无如茗气,类相合宜也。

  休园中有兰二盆,溉之如法,然叶日短,色日瘁,无何其一槁矣。而他家所植者,茂而多花。予就问故,且告以闻。客叹曰:“误哉,子之术也。夫以甘食人者,百谷也;以芳悦人者,百卉也。其所谓甘与芳,子识之乎?臭腐之极,复为神奇,物皆然矣。昔人有捕得龟者,曰龟之灵,不食也,箧藏之。旬而启之,龟已饥死。由此言之,凡谓物之有不食者,与草木之有不嗜秽者,皆妄也。子固而溺所闻,子之兰槁亦后矣。”

  予既归,不怿,犹谓闻之不妄,术之不谬。既而疑曰:物固有久而易其嗜,丧其故,密化而不可知者。《离骚》曰:“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夫其脆弱骄蹇,炫芳以自贵,余固以忧其难养,而不虞其易变也。嗟乎!于是使童子刈槁沃枯,运粪而渍之,遂盛。万历甲午五月廿五日。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会稽盛产兰花,而福建产的兰花更为名贵。养兰的方法是,兰花喜欢湿润却忌讳潮湿,喜欢干燥却害怕暴晒,喜欢通风却躲避寒冷,就像富贵人家的小儿女,特别娇柔多态,难以养护。我过去曾听说,有人说其他的花都喜欢用肥料浇灌,只有福建兰花要用茶水浇灌,他们认为草木的清香没有比得上兰花气味的,洁净的东西没有比得上茶气的,二者禀性相同,适宜搭配。

  休园里有两盆兰花,我按照听说的方法浇灌它们,可是兰花的叶子一天天变短,颜色一天天枯败,没多久其中一盆就枯萎了。但别人家种植的兰花,却长得茂盛且开很多花。我去询问原因,并且把自己听说的方法告诉了他们。客人感叹说:“你的方法错了啊!用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兰花,素有“花中君子”之美称。历代骚人墨客,或赞其美姿,或赏其清香,或叹其高洁。然而作者通过侍养闽兰失败向他人请教这件事,有所感慨,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写下这篇文章。

参考资料:完善

1、 欧明俊主编.明清名家小品精华.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6年1月.第360页

赏析

  这篇小品聚焦于 “养兰”,独辟蹊径,颇具新意。文章起笔便紧扣题中 “养” 字,借四喜四避凸显兰花习性娇贵,又以 “富家娇小儿女” 为喻,用埋怨责备的言辞传递满心喜爱,趣味十足。随后具体记述作者的养兰之法,从中可窥见作者的 “赤子之心”:其一,他觉得清茗与香兰气质相投,便以茶水浇兰,生出天真想法,此为一痴;兰花枯萎后,他向客人请教,可听完客人的一番说教后却 “归不怿”,执意坚持己见,此为二痴;又进而替兰花着想,竭力为兰花喜好污秽之事开脱,此为三痴。他始终不愿承认事物的本性与规律,执意坚信兰花品高气清、毫无污点,当真是个痴人。

  咏物之文,贵在不粘不滞。这篇文章既不离写兰,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养兰说》是明代文学家陶望龄创作的一篇散文。文章以会稽地区兰花为切入,记述作者按传统“洁净”方法养兰失败,后改用粪水灌溉反使兰花繁盛的经历。文中引用“香草化茅”的典故,隐喻物性随环境易变的本质。作者反思高洁之物在世俗中难以保持本真,以兰花的“脆弱骄蹇”暗喻士人群体受现实侵蚀而丧失初心。全文以养兰为喻体,通过实践与思辨的结合,体现明代小品文托物言志的特征。

陶望龄

陶望龄

陶望龄(1562~1609),字周望,号石篑,明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明万历十七年(1589),他以会试第一、廷试第三的成绩,做了翰林院编修,参与编纂国史;曾升待讲,主管考试,后被诏为国子监祭酒。陶望龄为官刚直廉洁,不受滋垢。一生清真恬淡,以治学为最大乐事。他把做学问也当作息歇,并用“歇庵”二字名其居室,学人有时也称他为歇庵先生。陶望龄生平笃信王守仁“自得于心”的学说,认为这是最切实际的“著名深切之教”。工诗善文,著有《制草》若干卷、《歇庵集》20卷、《解庄》12卷、《天水阁集》13卷。► 48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次韵陆佥宪元日春晴

王守仁 王守仁〔明代〕

城里夕阳城外雪,相将十里异阴晴。
也知造物曾何意,底事人心苦未平。
柏府楼台衔倒影,茅茨松竹泻寒声。
布衾莫谩愁僵卧,积素还多达曙明。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宿阳朔山寺

蓝智 蓝智〔明代〕

晚景孤村僻,松门试一登。
秋山黄叶雨,古寺白头僧。
坏壁穿新竹,空床覆旧藤。
宦情与禅意,寂寞共寒灯。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柳敬亭说书

张岱 张岱〔明代〕

  南京柳麻子,黧黑,满面疤癗,悠悠忽忽,土木形骸,善说书。一日说书一回,定价一两。十日前先送书帕下定,常不得空。南京一时有两行情人:王月生、柳麻子是也。余听其说景阳冈武松打虎白文,与本传大异。其描写刻画,微入毫发,然又找截干净,并不唠叨。勃夬声如巨钟,说至筋节处,叱咤叫喊,汹汹崩屋。武松到店沽酒,店内无人,謈地一吼,店中空缸空甓皆瓮瓮有声。闲中著色,细微至此。主人必屏息静坐,倾耳听之,彼方掉舌。稍见下人呫哔耳语,听者欠伸有倦色,辄不言,故不得强。每至丙夜,拭桌剪灯,素瓷静递,款款言之。其疾徐轻重,吞吐抑扬,入情入理,入筋入骨,摘世上说书之耳,而使之谛听,不怕其不齰舌死也。柳麻貌奇丑,然其口角波俏,眼目流利,衣服恬静,直与王月生同其婉娈,故其行情正等。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