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这春天的头一月,是新年的良好开端。柔和的风已经吹起,令人身心温暖舒畅。驾车向东而行,登上那座城楼。安闲地向远方眺望,内心于是充满欢喜与愉悦。平原宽广开阔,田间的杂物已被清除。长势喜人的麦子覆盖了田埂,沿着道路、环绕四通八达的街巷生长。茎叶茁壮自由舒展,茂密排列相互依傍。长流的水渠翻卷浪花,鱼而顺水游向东方。微风轻拂迎面而来,日影昏沉移向西方。眼望旧居准备回返,优游无为永远希望。
注释
孟春:春季的第一个月,农历正月。古人用伯(孟)、仲、叔、季表示顺序排行,四季的头一个月都可用“孟”表示。《礼记·月令》:“孟春之月。”
惟:句首语气词,无
这篇赋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据史载,建安元年(196年),曹操因采纳枣祗建议屯田垦荒,许下及其所控制的兖、豫两州,数年间“所在积谷,仓廪皆满”。依此,赋中所登之城当为“许下”,即今河南许昌。赋末所 望“旧馆”,疑为枣祗之故居,颂扬枣祗创立了“兴立屯田”的“不朽之事”(曹操建安六年《加枣祗于处中封爵并把祗令》),使曹魏享有 “永优游而无为”之福泽。故而此赋不是一般写景,而是对曹操采纳枣祗建议,在许下实行屯田,以复兴农业的歌颂。
参考资料:完善
这篇赋作鲜活明快地记述了作者春日驾车出游、登城观景直至返程的完整过程,描绘出 “平原博敞,中田辟除,嘉麦被垄,缘路带衢” 的田野繁荣景致,传递出 “乃欣以娱” 的愉悦心境。
整篇赋作可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描绘初春的时节特点与作者的内心感受:在初春时分,作者驾着车向东行进,登上城楼,内心满是愉悦。第二层细致刻画作者眼中的初春美景,“嘉麦被垄,缘路带衢” 既展现出麦苗长势旺盛的模样,又凸显出麦田辽阔无边的规模;随后再以 “水幡幡”“鱼裔裔”“风飘飘” 及 “日掩茇” 的景象,进一步烘托麦田的美好景致。第三层采用正话反说的方式,发出 “永优游而无为” 的慨叹,彰显出积极进取
鹪鹩,小鸟也,生于蒿莱之间,长于藩篱之下,翔集寻常之内,而生生之理足矣。色浅体陋,不为人用,形微处卑,物莫之害,繁滋族类,乘居匹游,翩翩然有以自乐也。彼鹫鹗惊鸿,孔雀翡翠,或淩赤霄之际,或托绝垠之外,翰举足以冲天,觜距足以自卫,然皆负矰婴缴,羽毛入贡。何者?有用于人也。夫言有浅而可以托深,类有微而可以喻大,故赋之云尔。
何造化之多端兮,播群形于万类。惟鹪鹩之微禽兮,亦摄生而受气。育翩翾之陋体,无玄黄以自贵。毛弗施于器用,肉弗登于俎味。鹰鹯过犹俄翼,尚何惧于罿罻。翳荟蒙笼,是焉游集。飞不飘飏,翔不翕习。其居易容,其求易给。巢林不过一枝,每食不过数粒。栖无所滞,游无所盘。匪陋荆棘,匪荣茞兰。动翼而逸,投足而安。委命顺理,与物无患。
伊兹禽之无知,何处身之似智。不怀宝以贾害,不饰表以招累。静守约而不矜,动因循以简易。任自然以为资,无诱慕于世伪。雕鹖介其觜距,鹄鹭轶于云际。稚鸡窜于幽险,孔翠生乎遐裔。彼晨凫与归雁,又矫翼而增逝。咸美羽而丰肌,故无罪而皆毙。徒衔芦以避缴,终为戮于此世。苍鹰鸷而受緤,鹦鹉惠而入笼。屈猛志以服养,块幽絷于九重。变音声以顺旨,思摧翮而为庸。恋钟岱之林野,慕陇坻之高松。虽蒙幸于今日,未若畴昔之从容。海鸟鶢鶋,避风而至。条枝巨雀,踰岭自致。提挈万里,飘飖逼畏。夫唯体大妨物,而形瑰足玮也。
阴阳陶蒸,万品一区。巨细舛错,种繁类殊。鹪螟巢于蚊睫,大鹏弥乎天隅。将以上方不足,而下比有余。普天壤以遐观,吾又安知大小之所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