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南浦·夜寻琵琶亭

左辅 左辅〔清代〕

浔阳江上,恰三更、霜月共潮生。断岸高低向我,渔火一星星。何处离声刮起?拨琵琶、千载剩空亭。是江湖倦客,飘零商妇,于此荡精灵。
且自移船相近,绕回阑、百折觅愁魂。我是无家张俭,万里走江城。一例苍茫吊古,向荻花枫叶又伤心。只琵琶响断,鱼龙寂寞不曾醒。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浔阳江面,三更时分,霜天月色与江潮共生。岸边高高低低的峭壁迎面而来,渔船上零星灯火明灭闪烁。何处的琵琶声响起?拔动琵琶,千年过去只剩下空亭。是贬谪江州的白居易,弹奏琵琶的商人妇的灵魂,还在这里飘荡。
移舟靠近琵琶亭,绕着回廊,千百次去寻找那缕愁魂。我就像是东汉的张俭,漂泊无依,来到万里之外的江城。来到琵琶亭吊古,对着枫叶荻花,与当年白居易一样伤心。只听得琵琶声歇,江中鱼龙都沉寂未醒。

注释
南浦:词牌名。南浦原指南面的水边,后常用来称指送别之地。《教坊记》有《南浦子》之曲名,宋人借旧曲之名,另倚新声成此调。
琵琶亭:在江西九江市西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当与词人的《浪淘沙·水软橹声柔》为同时溯江入赣、鄂抵川之作。词人时任南陵知县,因催租不力免官。舟至九江,念及白居易被诬贬谪与己遭遇相似,乃夜访琵琶亭而谱此词,以写心曲。

参考资料:完善

1、 周笃文编著,豪放词典评,辽宁教育出版社,2009.02,第166页

赏析

  琵琶亭坐落于江西九江西郊的江岸之畔,因白居易《琵琶行》诗境而建。宋代刘攽在《中山诗话》中记载:“江州琵琶亭,前临江左,枕湓浦,地尤胜绝。”此处“胜绝”二字代表着诗意,何况这里先天具有着诗意的积淀,前来的人们能从重温白诗中产生自己的人生感受。此篇正是这诸多因素的结晶。

  上片写夜寻。起句“浔阳江上”,是点明地点,更是为了同《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的起句呼应,建立诗意与词意的联系。次句点明时间背景,“三更霜月共潮生”一句,灵感源自唐代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海上明月共潮生”,虽时空各异,但江潮翻涌、水月交融的壮丽景象,却给人以相似的视觉震撼。泛舟江上,遥望两岸地势起伏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南浦·夜寻琵琶亭》是清代词人左辅创作的一首词。词的上片写词人夜寻琵琶亭,舟行江上之所见所感;下片写词人上岸登亭,抒发吊古之情和身世之感。全词在今古间穿梭,寄托身世飘零、知音难觅的深沉怅惘。

左辅

左辅

左辅(1751—1833)字仲甫,一字蘅友,号杏庄,江苏阳湖人。乾隆进士。以知县官安徽,治行素著,能得民心。嘉庆间,官至湖南巡抚。辅工诗词古文,著有《念菀斋诗、词、古文、书牍》五种,传于世。► 14篇诗文 ► 6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己亥杂诗·其五十四

龚自珍 龚自珍〔清代〕

科以人重科益重,人以科传人可知。
本朝四十九科矣,搜集科名意在斯。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围炉夜话·自知之明不卑不亢

王永斌〔清代〕

  把自己太看高了,便不能长进;把自己太看低了,便不能振兴。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早过大通驿

查慎行 查慎行〔清代〕

夙雾才醒后,朝阳未吐间。
翠烟遥辨市,红树忽移湾。
风软一江水,云轻九子山。
画家浓淡意,斟酌在荆关。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