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引·题情
任昱〔元代〕
南山豆苗荒数亩,拂袖先归去。高官鼎内鱼,小吏罝中兔。争似闭门闲看书。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家乡的田园已经荒芜了好几亩,赶紧拂袖归去吧。高官不过是鼎内的游鱼,小吏不过是网中的兔子。怎么比得上关上门闲适地看书。
注释
双调:宫调名,是元曲常用宫调之一。
清江引:曲牌名。南曲属仙吕入双调;北曲属双调。多用为小令。句式定格为七、五、五、五、七。
“南山”二句:意谓故乡田园已荒芜,应该赶紧归去。化用杨恽《报孙会宗书》与陶渊明《归去来辞》《归园田居》等诗文中的语句。
罝(jū):捕兽的网。
争似:怎比,怎能像。
参考资料:完善
1、
赵兴勤 赵韡 译注.元曲三百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9:309-310
创作背景
元代散曲中的“题情”,多为题咏男女恋情而作,这首曲是为抒写鄙弃仕途、赞美归隐之情而作。曲中融汇了作者本人的生活经历和实际感受,似为其晚年所作。
参考资料:完善
1、
蒋星煜 等.元曲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886-887
简析
此曲开篇即两典合一,用杨恽《报孙会宗书》和陶渊明《归去来辞》意,以“鼎中鱼”、“罝中兔”来比喻官吏,非常形象生动,写出了官场的险恶,表现出作者对仕途的厌倦,对归隐的赞美之情。全曲用典巧妙,意象鲜明,显示出作者高妙的笔法。
任昱
任昱,字则明,四明(今浙江宁波市)人。与张可久、曹明善为同时代人,少时好狎游,一生不仕。所作散曲小令在歌妓中传唱广泛。其作品《闲居》有“结庐移石动云根,不受红尘”、《隐居》有“不顺俗,不妄图,清高风度”等句,知其为足迹往来于苏、杭的一位“布衣”。► 27篇诗文 ► 26条名句
宋史·文天祥传
脱脱等 撰〔元代〕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也。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帝亲拔为第一。咸淳九年,起为湖南提刑,因见故相江万里。万里素奇天祥志节,语及国事,愀然曰:“吾老矣,观天时人事当有变,吾阅人多矣,世道之责,其在君乎?君其勉之。”十年,改知赣州。德祐初,江上报急,诏天下勤王。天祥捧诏涕泣,发郡中豪杰,有众万人。事闻,以江西提刑安抚使召入卫。其友止之,天祥曰:“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尽以家赀为军费。明年正月,除知临安府,寻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如军中请和,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丞相怒拘之,北至镇江。天祥夜亡入真州,展转至高邮,泛海至温州。至元十五年十二月,趋南岭。天祥方饭五坡岭,张弘范兵突至,天祥仓皇出走,千户王惟义前执之。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崖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以所书《过零丁洋》诗与之。崖山破,弘范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天祥在燕凡三年,上知天祥终不屈也,召入谕之曰:“汝何愿?”天祥对曰:“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然犹不忍,遽麾之退。言者力赞从天祥之请,从之。俄有诏使止之,天祥死矣。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南乡拜而死。数日,其妻欧阳氏收其尸,面如生,年四十七。其衣带中有赞曰:“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虞美人·浙江舟中作
赵孟頫〔元代〕
潮生潮落何时了?断送行人老。消沉万古意无穷,尽在长空澹澹鸟飞中。
海门几点青山小,望极烟波渺。何当驾我以长风?便欲乘桴浮到日华东。
扫码下载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APP会员免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