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客中九日
张可久〔元代〕
乾坤俯仰,贤愚醉醒,今古兴亡。剑花寒,夜坐归心壮,又是他乡。九日明朝酒香,一年好景橙黄。龙山上,西风树响,吹老鬓毛霜。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看乾坤大地,清醒的贤者和昏醉的愚人相混,从古到今多少变幻兴亡。昏冥冥灯光暗淡,游子漂泊他乡,夜深闷坐归乡之心油然猛涨。明天又是重九。黄酒飘着香味,一年的好景色就在这桔绿橙黄的时光。龙山上,西风在树丛中呼呼作响,吹得人老白发如霜。
注释
客中九日:指寄寓他乡过重阳节。
剑花:指灯心的余烬结为剑花形。
归心壮:谓思归心情强烈、旺盛。
龙山:在今湖北江陵县。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写在九月九日重阳节的小令。是夜,作者坐在灯前,感慨满怀。忽然看到灯花有些黯淡,便引动了强烈的思乡之情,于是创作了这首小令以表达思乡之情。
参考资料:完善
1、
张文珍注析·元曲三百首·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3
赏析
当时作者客居他乡,独自一人深夜枯坐,正值重阳,思乡的情绪愈加浓烈,给人一种强烈的孤独感。首句“贤愚醉醒”化用屈原《离骚》中的“众人皆醉我独醒”,代指持两种人生态度的人。第二句“又是他乡”,表明作者流寓他乡的次数很多,经常与家人分离,往来奔波。自古重阳节就是游子思乡的节日,唐代王维有诗“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在此节日,登高山,插茱萸,饮菊花酒是古往今来的习俗。作者此时正在他乡,定然有“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慨。在重阳佳节作者独自一人在异乡作异客,仕途的不如意加上对家乡的思念,心中感觉更如五味杂陈。想自己孤寂在此,俯仰天地,世间诸般人物,不论贤德还是愚钝,清醒还是沉醉,都混杂在一起;不
简析
此曲主题是渴望回归故里。当时作者客居他乡,独自一人深夜枯坐,正值重阳,思乡的情绪愈加浓烈,但欲归而不得,表达了对仕途不如意的郁闷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给人一种强烈的孤独感。全曲运用想象手法,感情基调哀伤,浓郁的感伤情绪溢于字里行间。
张可久
张可久(约1270年~约1350年),字小山(《录鬼簿》);一说名伯远,字可久,号小山(《尧山堂外纪》);一说名可久,字伯远,号小山(《词综》);又一说字仲远,号小山(《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庆元(治所在今浙江宁波鄞州区)人,元朝著名散曲家、剧作家,与乔吉并称“双壁”,与张养浩合为“二张”。现存小令800余首,为元曲作家最多者,数量之冠。他仕途失意,诗酒消磨,徜徉山水,作品大多记游怀古、赠答唱和。擅长写景状物,刻意于炼字断句。讲求对仗协律,使他的作品形成了一种清丽典雅的风格。► 251篇诗文 ► 187条名句
虞允文传·节选
《宋史》〔元代〕
虞允文,字彬甫,隆州仁寿人。六岁诵《九经》,七岁能属文。丁母忧,哀毁骨立。念父之鳏且疾,不忍离左右。父死,始登进士第。秦桧当国,蜀士多屏弃,桧死,中书舍人赵逵首荐允文。召对,谓人君必畏天,必安民。上嘉纳之。
十一月壬申,金主率大军临采石。丙子,允文至采石,立招诸将,勉以忠义。或曰“公受命犒师,不受命督战,他人坏之,公任其咎乎?”允文叱之曰:“危及社稷,吾将安避?”时敌兵实四十万,宋军才一万八千。允文乃分戈船为五,备不测。部分甫毕,敌已大呼,亮麾数百艘绝江而来。中流官军以海鳅船冲敌舟,皆平沉,敌半死半战,日暮未退。允文入阵中,士殊死战。会有溃军自光州至,敌疑援兵至,始遁。又命劲弓尾击追射,大败之。以捷闻,犒将士,谓曰:“敌今败,明必复来。”丁丑,果至,复大战。焚其舟三百始遁去,再以捷闻。
允文多荐知名士,有所见闻即记之,凡所举,上皆收用。御史萧之敏劾允文,太上曰:“采石之功,之敏在何许?毋听其去。”上为出之敏,允文言之敏端方,请召归以辟言路。淳熙元年薨,赐谥忠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