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允文,字彬甫,隆州仁寿人。六岁诵《九经》,七岁能属文。丁母忧,哀毁骨立。念父之鳏且疾,不忍离左右。父死,始登进士第。秦桧当国,蜀士多屏弃,桧死,中书舍人赵逵首荐允文。召对,谓人君必畏天,必安民。上嘉纳之。
十一月壬申,金主率大军临采石。丙子,允文至采石,立招诸将,勉以忠义。或曰“公受命犒师,不受命督战,他人坏之,公任其咎乎?”允文叱之曰:“危及社稷,吾将安避?”时敌兵实四十万,宋军才一万八千。允文乃分戈船为五,备不测。部分甫毕,敌已大呼,亮麾数百艘绝江而来。中流官军以海鳅船冲敌舟,皆平沉,敌半死半战,日暮未退。允文入阵中,士殊死战。会有溃军自光州至,敌疑援兵至,始遁。又命劲弓尾击追射,大败之。以捷闻,犒将士,谓曰:“敌今败,明必复来。”丁丑,果至,复大战。焚其舟三百始遁去,再以捷闻。
允文多荐知名士,有所见闻即记之,凡所举,上皆收用。御史萧之敏劾允文,太上曰:“采石之功,之敏在何许?毋听其去。”上为出之敏,允文言之敏端方,请召归以辟言路。淳熙元年薨,赐谥忠肃。
译文
虞允文,字彬甫,是隆州仁寿人。他六岁能诵读《九经》,七岁就能写文章。母亲去世时,他守丧哀痛得身体极度虚弱。考虑到父亲丧妻独居且患病,他不忍离开父亲身边照顾。父亲去世后,他才考中进士。当时秦桧掌权,蜀地士人大多被排斥不用;秦桧死后,中书舍人赵逵首先推荐了虞允文。他被皇帝召见应对时,提出君主必须敬畏天命、必须安定百姓的主张,皇帝赞许并采纳了他的意见。
十一月壬申日,金国皇帝完颜亮率领大军逼近采石。丙子日,虞允文到达采石,立即召集各位将领,用忠义激励他们。有人说:“您接受命令是来犒劳军队,不是来监督作战的,如果别人搞砸了,您要承担这个责任吗?”虞允文呵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