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际泰勤读
《明史》〔清代〕
陈际泰,字大士,临川人。家贫,不能从师,又无书,时取旁舍儿书,屏人窃诵。从外兄所获《书经》,四角已漫灭,且无句读,自以意识别之,遂通其义。十岁,于外家药笼中见《诗经》,取而疾走。父见之,怒,督往田,则携至田所,踞高阜而哦,逐毕身不忘。久之,返临川,与南英辈以时文名天下,其为文,敏甚,一日可二三十首,先后所作至万首。经生举业之富,无若际泰者。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陈际泰,字大士,临川人。他家境贫寒,无法拜师求学,也没有书可读,时常从邻居家孩子那里借来书籍,避开人群偷偷诵读。他从堂兄那里得到一本《书经》,书的四角已经磨损得看不清字迹,并且没有标点句读,他凭借自己的理解去区分词句,最终领悟了书中的意思。十岁时,他在外祖父家的药箱里发现了《诗经》,便立刻拿走并快步离开。父亲看见后非常生气,责令他去田里干活,他却把书带到田里,坐在高高的土堆上吟诵,从此终身不忘。过了很久,陈际泰回到临川,与罗南英等人凭借八股文闻名天下。他写文章非常敏捷,一天可以写二三十首,前后所写的文章加起来达到上万首。在读书人应试的课业方面,没有人能比得上陈际泰的丰
乔山人善琴
徐珂〔清代〕
国初,有乔山人者善弹琴。精于指法,尝得异人传授。每于断林荒荆间,一再鼓之,凄禽寒鹘,相和悲鸣。后游郢楚,于旅中独奏洞庭之曲。邻媪闻之,咨嗟惋叹。既阕,曰:“吾抱此半生,不谓遇知音于此地。”款扉扣之。媪曰:“吾夫存日,以弹絮为业。今客鼓此,酷类其声耳。”山人默然而反。
水龙吟·题文姬图
纳兰性德〔清代〕
须知名士倾城,一般易到伤心处。柯亭响绝,四弦才断,恶风吹去。万里他乡,非生非死,此身良苦。对黄沙白草,呜呜卷叶,平生恨、从头谱。
应是瑶台伴侣,只多了、毡裘夫妇。严寒觱篥,几行乡泪,应声如雨。尺幅重披,玉颜千载,依然无主。怪人间厚福,天公尽付,痴儿騃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