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临江仙·千里潇湘挼蓝浦

秦观 秦观〔宋代〕

千里潇湘挼蓝浦,兰桡昔日曾经。月高风定露华清。微波澄不动,冷浸一天星。
独倚危樯情悄悄,遥闻妃瑟泠泠。新声含尽古今情。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千里潇湘,水色清清,那里曾是我兰舟停靠的地方。明月高挂中天,清风渐渐停息,玉露清莹,微波不兴,漫天星斗映于寒水之中。
独自倚在高高的桅杆旁,心中无限忧思,远远传来凄清的瑟声,低低诉说着千古幽情。一曲终罢人不见,只有江上青峰孤耸。

注释
《临江仙》:词牌。双调小令,唐教坊曲。上下片各有三处平韵,五十八字。柳永演为慢词,上片五处平韵,下片六处平韵,共九十三字。
挼(ruó)蓝:形容江水的清澈。挼蓝,古代按取蓝草汁以取青色,同“揉蓝”。
兰桡(ráo):兰舟,船的美称。桡,桨,借代为船。
危樯(qiáng):高高的桅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此词乃绍圣三年(1096)秦观贬徙郴州途中夜泊湘江时作。“千里潇湘”,是词人的泊舟之处,也是昔日屈原等迁客骚人乘舟经行的地方。词人因被贬郴州而夜泊湘江,与当年屈原、贾谊等人因怀才不遇而行吟江畔,境遇何等相似。引发了作者的深沉感慨。

参考资料:完善

1、 姚蓉,王兆鹏选注.秦观词选:中华书局,2005年:90-92

赏析

  词的上片开篇两句描写词人停船之地,采用了倒装手法。《楚辞・湘君》中有 “桂櫂兮兰枻”“荪桡兮兰旌” 的句子,意思是用桂木做船桨、兰木做船舵,或是用荪草装饰船桨、兰草装饰旌旗,都是形容湘君所乘船的华美装饰。这里以 “兰桡” 代指木兰舟,暗示这一带正是当年诗人屈原乘兰舟经过的地方。这两句写他从处州被贬来郴州时,曾乘船驶过清澈如蓝的千里湘江,仿佛踏着当年屈原的足迹,在千里潇湘水上走着贬谪的艰难行程。词人与这位骚人,借 “千里潇湘” 这一古今长流的江水为媒介,自然地联系在一起。从开篇起,词中就融入了楚骚的意境与韵味。

  接着三句描绘泊舟湘江的夜景:月亮升至中天,风渐渐停歇,因夜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临江仙·千里潇湘挼蓝浦》是词人回忆昔日潇湘的感受而作。此词从驻舟湘水之浦生发想像,把遭贬的愁苦与屈原、湘灵的不幸遭遇联系起来,感情凄苦而不卑弱;在艺术上写景如画,很好地划刻出湘江之上的夜色,那寂寥幽清的场景如在目前,搬用前人成句也宛如自创。全词清空骚雅,意境幽深,充满感伤的情调,渗透着楚辞的情韵,在秦观词中别具一格。

秦观

秦观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秦观一 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664篇诗文 ► 400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

欧阳修 欧阳修〔宋代〕

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
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山行

叶茵 叶茵〔宋代〕

青山不识我姓字,我亦不识青山名。
飞来白鸟似相识,对我对山三两声。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游沙湖

苏轼 苏轼〔宋代〕

  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

  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是日剧饮而归。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