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在姑熟再次见到胜之,依照前一首词的韵脚创作(这首词)。
离别后的梦境早已随流水逝去,当年拭泪的丝巾上仿佛还沾着你温润的泪痕。他仍如司马相如般清雅消瘦如仙,住在神仙住的仙宫,令人向往。
身姿如薄雾萦风般轻盈缥缈,歌声圆润美妙如明珠滴入水中。新画的蛾眉极其美丽。骑马回来时还半遮着脸面。
注释
西江月: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作词调。《乐章集》《张子野词》并入“中吕宫”。五十字,上下片各两平韵,结句各叶一仄韵。
姑熟:又称姑孰,今安徽当涂县。
胜之:徐守君猷的侍女。
次前韵:前韵指《西江月·龙焙今年绝品
这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七月。元丰六年徐守君猷离黄去湘后,侍女胜之也离他去了姑熟,改嫁于张乐全之子张恕。元丰七年七月,东坡改任汝州,过南州,去姑熟,再见胜之。胜之失态无情,东坡感慨之下作下此词。
参考资料:完善
这首词的上片追忆当年徐守君猷与侍女胜之在黄州的过往情事。“别梦已随流水”,离别仓促,恰似一江奔涌的流水。“随” 字中暗藏着岁月的空耗与心神的落寞。时光无情,人生恍若梦境,虽有哀愁却不失节制。“泪巾犹浥香泉”,描摹着当年胜之的娇柔情态。如今青春、容颜与风姿近乎全然凋落的胜之,依旧深陷在痛苦、哀怨与无奈的处境中。谁能想到她当年在太守面前娇憨依人,泪水如泉涌般浸湿香帕。正如元代妓女真氏《解三酲》中所写 “对人前乔做作娇模样,背地里泪千行”,尽显美中含娇之态。这些场景,至今在东坡心中仍历历在目。“相如依旧是臞仙。人在瑶台阆苑”,又勾勒出徐守君猷美好的晚景:他如同风流洒脱的司马相如,文采斐然,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与父苏洵、弟苏辙三人并称“三苏”。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3782篇诗文 ► 4823条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