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旧院
蒋超〔清代〕
锦袖歌残翠黛尘,楼台塌尽曲池湮。
荒园一种瓢儿菜,独占秦淮旧日春。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当年衣锦著绣的青楼美女,如今已化为尘土,那通宵达旦的喧闹歌吹,如今已杳无声息,园林中雕梁画栋的楼台,如今已成为废墟,曲折围绕的水池,也已被填塞埋没了。
当年满园春色、姹紫嫣红的秦淮河畔,如今竟让一种普普通通的青菜独占春色。
注释
旧院:明末金陵(南京)妓院所在地。《板桥杂记》:“旧院,人称曲中,前门对武定桥,后门对沙库街。妓家鳞次比屋而居,屋宇清洁,花木萧疏,迥非尘境”。
翠黛:翠色的画眉,指代美人。
尘:用如动词,谓化为灰尘。
曲池:园林中曲折围绕的水池。
湮(yān):填塞填没。
瓢
创作背景
金陵旧院在秦淮河畔,是明代歌舞繁华的烟花风月之场,清兵南下时废于兵燹。曹大章《秦淮士女表》说:“当时二十四楼,分列秦淮之市,其后遂毁,所存独六院而已,所艳独旧院而已。”作者伤悼明朝灭亡,叹惋金陵衰败,创作了此诗。
参考资料:完善
1、
王筱云,韦风娟等·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分类集成 11 诗歌卷 6·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分类集成 11 诗歌卷 6: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2、
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编·元明清诗三百首鉴赏辞典 文通版·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7.04
简析
《金陵旧院》是一首七言绝句。此诗选取一个极其微小的视角,用金陵旧院这一细节的历史变迁来展现整个历史变化、人世沧桑的全貌。诗中对比鲜明,前两句写歌女死亡,楼台不在;后两句写瓢儿菜独占春光,并未对此进行评论,留下大量空间供读者去想象和回味。全诗构思巧妙,善于写悲,以小见大,以委婉的描写表现深挚的感伤。
赏析
金陵本是六朝古都,明朝初年和南明福王也曾建都于此。秦淮河畔的金陵旧院,当年曾是歌舞繁华之地,温柔旖旎之乡。多少达官贵人车马喧阗,曾到这里寻欢作乐,纵情声色:白日里沉溺于歌妓舞女的欢歌醉舞中,晚上则倚翠偎红,眠花宿柳。可是当诗人如今来到此地,见到的却是另一番境况:当年衣锦著绣的青楼美女,如今已化为尘土,那通宵达旦的喧闹歌吹,如今已杳无声息,园林中雕梁画栋的楼台,如今已成为废墟,曲折围绕的水池,也已被填塞埋没了。
头两句诗以“残”、“尘”、“尽”、“湮”四字,突现出一幅人去楼毁、荒凉败落的景象。按说怀古诗写到此处,下面该抒发两句感慨了。诗人却出人意料地继续写景,他把笔
蒋超
(1624—1673)明末清初江南金坛人,字虎臣,号绥庵,又号华阳山人。幼喜禅理。顺治四年进士。自编修进修撰。后乞病归,遍游名山。入蜀,终于峨眉山伏虎寺。工诗文行楷。有《绥庵诗文集》、《峨眉志馀》。► 3篇诗文 ► 2条名句
虚堂
高鼎〔清代〕
虚堂独自掩疏棂,久客天涯醉亦醒。
廿载江湖双眼白,五更风雨一镫青。
艰危已觉尘心淡,魂梦犹惊战血腥。
祇为深恩酬未得,琴书何暇叹飘零。
留客住·鹧鸪
曹贞吉〔清代〕
瘴云苦。遍五溪、沙明水碧,声声不断,只劝行人休去。行人今古如织,正复何事,关卿频寄语。空祠废驿,便征衫湿尽,马蹄难驻。
风更雨。一发中原,杳无望处。万里炎荒,遮莫摧残毛羽。记否越王春殿,宫女如花,只今惟剩汝。子规声续,想江深月黑,低头臣甫。
贺新郎·纤夫词
陈维崧〔清代〕
战舰排江口。正天边、真王拜印,蛟螭蟠钮。征发棹船郎十万,列郡风驰雨骤。叹闾左、骚然鸡狗。里正前团催后保,尽累累、锁系空仓后。捽头去,敢摇手?
稻花恰趁霜天秀。有丁男、临歧诀绝,草间病妇。此去三江牵百丈,雪浪排樯夜吼。背耐得、土牛鞭否?好倚后园枫树下,向丛祠亟倩巫浇酒。神佑我,归田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