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孔明庙前有一株古老的柏树,枝干像青铜般坚硬,树根像磐石般稳固。
苍白的树皮光滑得能流下雨水,树干粗壮需四十人合抱,青黑色的树冠高耸入云,仿佛有两千尺高。
当年刘备与孔明君臣遇合、共成大业,这柏树也因他们的恩德被百姓爱惜至今。
云气飘来时,它的气息与巫峡的相连;月亮升起时,它的寒意直通雪山的皑皑白光。
回想昔日曾绕过锦亭东边的路,那里的先主庙与武侯祠共在一座深幽的祠庙中。
古柏高大的枝干立在郊原上,透着岁月的沧桑;祠庙深邃,丹青装饰的门窗已空寂无人。
它独立盘踞在这方土地虽得其所,却因孤高入云,常遭猛烈的狂风侵袭。
全诗以比兴为体,贯穿始终;咏物寄怀,浑然天成。句句写柏,句句喻人,言在咏柏,意却在写人。前八联十六句通过对古柏的赞颂,既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也抒发了自己愿如诸葛武侯般报效朝廷的理想。这里,每一句写古柏的文字,都在暗喻诸葛武侯,又隐隐含着诗人自身。古柏的高大挺拔、苍劲灵动、古朴厚重,正是诗人所敬仰的武侯品格,也是诗人对自身才华的肯定。
在杜甫看来,诸葛武侯之所以能充分施展才华、建立不朽功业,源于君臣相知相得。“君臣已与时际会,树木犹为人爱惜。”“忆昨路绕锦亭东,先主武侯同閟宫。” 这些句子看似写景叙事,实则暗藏深情,背后是诗人对自己未被当朝朝廷理解重用、满腹
这首诗当作于公元766年(唐代宗大历元年),和《夔州歌十绝句》当为同时之作。杜甫一生郁郁不得志,先是困居长安十年,后逢安史之乱,到处漂泊。48岁后弃官,携家随人民逃难,曾一度在夔州居住。此诗即是杜甫54岁在夔州时对夔州武侯庙前的古柏的咏叹之作。
《古柏行》是一首七言古诗。此诗采用比兴体,借赞久经风霜、挺立寒空的古柏,以称雄才大略、耿耿忠心的诸葛亮。诗中写古柏古老,借以兴起君臣际会,以老柏孤高,喻武侯忠贞,表现了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并借以抒发了自己愿意报效朝廷但不能用事、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全诗比喻精当,语多双关,寄意深远,堪称咏物佳作。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幽人归独卧,滞虑洗孤清。
持此谢高鸟,因之传远情。
日夕怀空意,人谁感至精?
飞沉理自隔,何所慰吾诚?
鱼游乐深池,鸟栖欲高枝。
嗟尔蜉蝣羽,薨薨亦何为。
有生岂不化,所感奚若斯。
神理日微灭,吾心安得知。
浩叹杨朱子,徒然泣路岐。
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
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
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
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
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
吴越数千里,梦寐今夕见。
形骸非我亲,衾枕即乡县。
化蝶犹不识,川鱼安可羡。
海上有仙山,归期觉神变。
西日下山隐,北风乘夕流。
燕雀感昏旦,檐楹呼匹俦。
鸿鹄虽自远,哀音非所求。
贵人弃疵贱,下士尝殷忧。
众情累外物,恕己忘内修。
感叹长如此,使我心悠悠。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永日徒离忧,临风怀蹇修。
美人何处所,孤客空悠悠。
青鸟跂不至,朱鳖谁云浮。
夜分起踯躅,时逝曷淹留。
抱影吟中夜,谁闻此叹息。
美人适异方,庭树含幽色。
白云愁不见,沧海飞无翼。
凤凰一朝来,竹花斯可食。
汉上有游女,求思安可得。
袖中一札书,欲寄双飞翼。
冥冥愁不见,耿耿徒缄忆。
紫兰秀空蹊,皓露夺幽色。
馨香岁欲晚,感叹情何极。
白云在南山,日暮长太息。
我有异乡忆,宛在云溶溶。
凭此目不觏,要之心所钟。
但欲附高鸟,安敢攀飞龙。
至精无感遇,悲惋填心胸。
归来扣寂寞,人愿天岂从?
闭门迹群化,凭林结所思。
啸叹此寒木,畴昔乃芳蕤。
朝阳凤安在,日暮蝉独悲。
浩思极中夜,深嗟欲待谁。
所怀诚已矣,既往不可追。
鼎食非吾事,云仙尝我期。
胡越方杳杳,车马何迟迟。
天壤一何异,幽嘿卧帘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