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蕃愿扫除天下
范晔〔南北朝〕
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也。祖河东太守。蕃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蕃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蕃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陈蕃字仲举,是汝南平舆人。他的祖辈曾担任河东太守。陈蕃十五岁的时候,曾经悠闲地独自居住在一处,庭院以及屋舍非常杂乱荒废。他父亲同城的朋友薛勤来拜访他,对他说:“孩子,你为什么不打扫房间来迎接客人。”陈蕃说:“大丈夫处理事情,应当以扫除天下的污垢为己任,怎么能只做打扫一庭一室的事呢!”薛勤了解他有使世道澄清的志向,认为他与众不同。
注释
尝:曾经。
处:居住。
庭宇:院子和屋檐下。
芜秽:犹荒废,形容田地未整治,杂草丛生。秽:多。
父友同郡:父亲同城的朋友。
郡:古代行政区域。
候:拜
简析
此文简要描写了陈蕃年少时的志向与气度。陈蕃年少便不拘小节,庭宇芜秽未加打扫,面对父友薛勤的质疑,他以“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回应,展现出其远大的抱负与胸怀。薛勤则慧眼识人,对陈蕃的清世之志表示赞赏与惊奇。这则故事以生动的对话,表现出陈蕃非凡的志向与超越日常琐碎的胸怀,同时也启示人们,有志者应有远大抱负,不拘泥于眼前小事,他的志向最终虽未能实现,但其“扫除天下”的豪气为后人所推崇;也有人从上述材料引出不同的观点: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提倡要成大事的人必须从小事做起,只有雄心壮志而无脚踏实地的行动,大志往往成为一句空话。
范晔
范晔(公元398年—公元445年),字蔚宗,南朝宋史学家,顺阳(今河南淅川南)人。官至左卫将军,太子詹事。宋文帝元嘉九年(432年),范晔因为“左迁宣城太守,不得志,乃删众家《后汉书》为一家之作”,开始撰写《后汉书》,至元嘉二十二年(445年)以谋反罪被杀止,写成了十纪,八十列传。原计划作的十志,未及完成。今本《后汉书》中的八志三十卷,是南朝梁刘昭从司马彪的《续汉书》中抽出来补进去的。其中《杨震暮夜却金》已编入小学教材,《强项令》选入中学教材。► 37篇诗文 ► 297条名句
咏画扇诗
鲍子卿〔南北朝〕
细丝本自轻,弱彩何足眄。
直为发红颜,谬成握中扇。
乍奉长门泣,时承柏梁宴。
思妆开已掩,歌容隐而见。
但画双黄鹄,莫画孤飞燕。
咏少年诗
吴均〔南北朝〕
董生唯巧笑,子都信美目。
百万市一言,千金买相逐。
不道参差菜,谁论窈窕淑。
愿言捧绣被,来就越人宿。
扫码下载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APP会员免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