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七夕二首·其一

德容 德容〔清代〕

玉露金风报素秋,穿针楼上独含愁。
双星何事今宵会,遗我庭前月一钩。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白露带着凉意,秋风送爽,这是在告诉人们秋天到了。我独自站在那座相传是七夕节少女们穿针乞巧的楼上,心里满是忧愁。
牛郎织女这两颗星,为啥偏偏要在今晚相会呢?只把一弯像钩子似的月亮,孤零零地留在我家院子前头。

注释
玉露:指晶莹的露水。唐杜甫《秋兴》诗之一:“玉露雕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即此意。
金风:秋风。西方为秋而主金,故秋风曰金风。
素秋:秋季。古代五行说,以金配秋,其色白,故称素秋。又秋至则草木渐雕,因以素秋比喻人生晚暮。此处作者兼用二义。
穿针楼:旧俗七夕时妇女多登楼望月穿针,互比灵巧。此处仅指楼,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七夕二首·其一》是一首七言绝句。诗的前两句采用对仗的修辞手法,选取秋天的典型景物,勾勒出一幅清新淡雅的秋景图,为全诗奠定了忧愁的情感基调;后两句借双星、月亮的物象,暗用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心中涌起对断肠离别的感伤。这首诗格调清新而情辞愁苦,暗指向诗人家破国亡、流落异乡的特殊遭遇。

鉴赏

  《七夕》是由两首七言绝句组成的组诗,此诗为第一首。七夕为农历七月初七之夜。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此夜在天河相会。后附入妇女穿针乞巧、祈祷福寿等活动。此俗甚古,汉、晋、南北朝书中均有记载。在此纯粹的妇女风俗节日来临之际,德容作此七言绝句,记述自己的感想,抒发自己的情怀。任何风俗风景,其观感体验皆因人而异。旧俗此时,妇女尤其是未婚少女,尽皆欢天喜地,满怀憧憬地聚集欢会,祈祥祷福。德容无此心境,她疑惑牵牛织女为什么要此夕相会。她留心的不是牛女的团聚,而是团聚之后的断肠离别。这自然与她的家破国亡,流落异乡的特殊遭遇有关。

德容

德容

德容,嘉善人,朱氏女,原名又贞,同县张我仆室。有《璇闺诗》、《猗兰》、《幽恨》、《归云》等集。► 12篇诗文 ► 4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点绛唇·寄南海梁药亭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清代〕

一帽征尘,留君不住从君去。片帆何处,南浦沈香雨。(沈 同:沉)
回首风流,紫竹村边住。孤鸿语,三生定许,可是梁鸿侣?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南乡子·邢州道上作

陈维崧 陈维崧〔清代〕

秋色冷并刀,一派酸风卷怒涛。并马三河年少客,粗豪,皂栎林中醉射雕。
残酒忆荆高,燕赵悲歌事未消。忆昨车声寒易水,今朝,慷慨还过豫让桥。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游灵岩记

姚鼐 姚鼐〔清代〕

  泰山北多巨岩,而灵岩最著。余以乾隆四十年正月四日自泰安来观之。其状如垒石为城墉,高千馀雉,周若环而缺其南面。南则重嶂蔽之,重溪络之。自岩至溪,地有尺寸平者,皆种柏,翳高塞深。灵岩寺在柏中,积雪林下,初日澄彻,寒光动寺壁。寺后凿岩为龛,以居佛像,度其高,当岩之十九,峭不可上,横出斜援乃登。登则周望万山,殊骛而诡趣,帷张而军行。岩尻有泉,皇帝来巡,名之曰“甘露之泉”。僧出器,酌以饮余。回视寺左右立石,多宋以来人刻字,有墁入壁内者,又有取石为砌者,砌上有字日“政和”云。

  余初与朱子颍约来灵岩,值子颍有公事,乃俾泰安人聂剑光偕余。聂君指岩之北谷,溯以东,越一岭,则入于琨瑞之山。盖灵岩谷水西流,合中川水入济;琨瑞山水西北流入济,皆泰山之北谷也。世言佛图澄之弟子曰竺僧朗,居于琨瑞山,而时为人说其法于灵岩。故琨瑞之谷曰朗公谷,而灵岩有朗公石焉。当苻坚之世,竺僧朗在琨瑞大起殿舍,楼阁甚壮,其后颓废至尽;而灵岩自宋以来,观宇益兴。

  灵岩在长清县东七十里,西近大路,来游者日众。然至琨瑞山,其岩谷幽邃,乃益奇也。余不及往,书以告子颍:子颍他日之来也,循泰山西麓,观乎灵岩,北至历城。复溯朗公谷东南,以抵东长城岭下,缘泰山东簏,以反乎泰安,则山之四面尽矣。张峡夜宿,姚鼐记。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