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元夕二首

王守仁 王守仁〔明代〕

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
赖有遗经堪作伴,喜无车马过相邀。
春还草阁梅先动,月满虚庭雪未消。
堂上花灯诸弟集,重闱应念一身遥。

去年今日卧燕台,铜鼓中宵隐地雷。
月傍苑楼灯影暗,风传阁道马蹄回。
炎荒万里频回首,羌笛三更谩自哀。
尚忆先朝多乐事,孝皇曾为两宫开。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故园的今天正是元宵节,我却在荒村独坐寂寞冷清。
好在有剩下的经书可以作伴,也高兴没有车马经过相邀出游。
春天到来时草阁的梅花率先开放,月亮照着空旷的庭院积雪尚未消溶。
此时余姚家里的厅堂上灯火通明兄弟们都来了,父母也一定思念我独自一人在遥远的地方。

去年的今天还住在京城,元宵节的铜鼓声隐约如滚地的雷响。
月儿依傍着苑楼灯影暗淡,风中传来阁道上来回的马蹄声。
在万里炎荒之地频频回首往事,夜深时听见百姓的笛声使人徒自悲哀。
还记得先朝许多快乐的事情,孝宗皇帝曾经为两宫开禁。

注释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元夕二首》是一组七言律诗。第一首诗写元宵佳节时诗人的孤独处境,透露出深深的寂寥之感,表达了思乡之情;第二首诗则回忆去年今日的盛况,摹写出元宵节的繁华与热闹。全诗情感自然流淌,今昔对比鲜明,更衬出诗人浓郁的游子思乡之情怀。

创作背景

  每逢佳节倍思亲,元宵之夜,诗人自然是要怀念亲人的,而在这种时节,远离亲人的游子更会感到寂寥,思乡也是十分自然的了。

王守仁

王守仁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586篇诗文 ► 250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九日登长城关楼

王琼 王琼〔明代〕

危楼百尺跨长城,雉堞秋高气肃清。
绝塞平川开堑垒,排空斥堠扬旗旌。
已闻胡出河南境,不用兵屯细柳营。
极喜御戎全上策,倚栏长啸晚烟横。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核舟记

魏学洢 魏学洢〔明代〕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箬篷 一作:篛篷)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王元章倒枝梅画

徐渭 徐渭〔明代〕

皓态孤芳压俗姿,不堪复写拂云枝。
从来万事嫌高格,莫怪梅花着地垂。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