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政要·论政体(节选)
吴兢〔唐代〕
贞观六年,太宗谓侍臣曰:“看古之帝王,有兴有衰,犹朝之有暮,皆为敝其耳目,不知时政得失,忠正者不言,邪谄者日进,既不见过,所以至于灭亡。朕既在九重,不能尽见天下事,故布之卿等,以为朕之耳目。莫以天下无事,四海安宁,便不存意。可爱非君,可畏非民。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魏征对曰:“自古失国之主,皆为居安忘危,处治忘乱,所以不能长久。今陛下富有四海,内外清晏,能留心治道,常临深履薄,国家历数,自然灵长。臣又闻古语云:‘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陛下以为可畏,诚如圣旨。”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贞观六年,唐太宗对身边的侍臣们说:“回顾历史上的帝王们,有的兴盛,有的衰败,就像一天之中有早晨也有傍晚,这主要都是因为他们闭塞了视听,不了解时政的得失。忠诚正直的人不敢进言,而奸邪谄媚的人却日益得宠,于是他们看不到自身的过失,最终导致了国家的灭亡。我虽然身处深宫,无法亲眼看到天下所有的事情,所以我把这些事务交给你们来处理,把你们当作我的耳目。不要因为天下看似太平无事,四海暂时安宁,就放松警惕。需要爱护的并非君主之位,而应当畏惧的是百姓的意愿。天子这个位置,如果行得正道,人们就会推举他为主;如果无道,人们就会抛弃他,这一点确实值得畏惧。”魏征回答道:“自古以来,失去国家
吴兢
吴兢(670—749),汴州浚仪(今河南开封)人。唐朝著名史学家,武周时入史馆,修国史。耿直敢于犯颜直谏,政治上颇有献替,为一代诤臣。► 13篇诗文 ► 22条名句
扫码下载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APP会员免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