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杂感两首
郁达夫〔近现代〕
梧桐一叶海天秋,戎马江关客自愁。
五载干戈初定局,几人旗鼓又争侯。
须知国破家无寄,岂有舟沉橹独浮。
旧事厓山殷鉴在,诸公何计救神州。
介推辞禄人争说,韩信称王事岂真。
何必珊瑚誇斗富,本来贤圣不言贫。
关东羯鼓军旗振,塞上秋风野哭新。
为语将军休逸乐,龙堆千里尚胡尘。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一片梧桐叶飘落,海天间满是秋意,战乱笼罩边关,我这漂泊之人满心忧愁。
五年战乱刚定下几分局面,又有多少人摆开阵势争夺诸侯之位。
要知道国家覆灭了,家庭就再无归宿,哪有船都沉了,船桨还能独自漂浮的道理?
南宋厓山亡国的旧事已是鲜明警示,各位又有什么计策拯救天下?
介子推推辞俸禄的事,世人争相称颂;韩信称王的传闻,又怎会是真的?
何必拿着珊瑚炫耀财富、比阔气,自古以来贤圣之人从不会夸耀富贵或抱怨贫穷。
关东一带战鼓擂动、军旗飘扬,边塞上秋风萧瑟,又添了新的百姓哭丧声。
奉劝各位将军别再贪图安逸享乐,龙堆沙
创作背景
该组诗创作于民国初年社会剧烈变革时期,当时中国历经“五载干戈初定局”的军阀混战后,仍面临内忧外患的政治局面。诗中“关东羯鼓军旗振”“戎马江关客自愁”等句,直接映射当时东北地区的军事动荡与江南地区的战争阴云。
简析
这两首诗皆满含忧国伤时之思,沉郁有力。第一首以秋日萧瑟起兴,铺陈乱世文人愁绪,借厓山亡国史实直质问当权者救国之策,道出国破家亡的必然;第二首用典故讽刺争权斗富的乱象,再以战场旌旗与野哭的鲜明对照,警示将领勿耽逸乐、勿忘边疆外患。全诗融景、史、典于一体,既见对时局的清醒认知,更藏深沉的家国担当。
自省
佚名〔近现代〕
范仲淹夜寝时,必省日间之事。所为善,则熟寐;不善,则终夜不能安眠,必求所以改之者。
春日寻芳
《民国老课本》〔近现代〕
时芳草鲜美,儿童放纸鸢于村外,春花绚烂,妇女戏秋千于杏院,小姊妹或三三五五踏青陌上,寻芳水滨,桃红柳绿,日丽风和,一年节令,此为最佳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