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苦楝花

温庭筠 温庭筠〔唐代〕

院里莺歌歇,墙头蝶舞孤。
天香薰羽葆,宫紫晕流苏。
晻暧迷青琐,氤氲向画图。
只应春惜别,留与博山炉。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庭院里黄鹂的歌声渐渐停歇,墙头的蝴蝶仍在独自飞舞。
苦楝花的香气从上方传来,熏染了形似帝王仪仗中精美华盖的树冠,花色深深浅浅,有如紫色的流苏。
浓密的花儿掩映在如青琐般的树枝中,苦楝花香气弥漫,花朵多得像画出来的一样。
只应该同春天依依惜别,然后将这苦楝花香留给博山炉。

注释
羽葆:帝王仪仗中以鸟羽联缀为饰的华盖。
晻暧:掩映。
氤氲:浓烈的气味。多指香气。

赏析

  本诗为诗人观赏庭院中的苦楝花时所作。

  开头两句点明了苦楝花所生长的环境。三、四两句则通过奇特的比喻表现出苦楝花的四大特征:一是浓烈的香气,“天香”本为唐代诗人李正封用以咏牡丹之语,此处移用,可见诗人对苦楝花评价之高,同时因苦楝树高,花在其顶部,香气似从天上而来,用“天香”一词也更为形象生动;二是其美丽的树冠,“羽葆”是古时用鸟羽做成的伞盖形皇帝仪仗,苦楝树树冠状如伞盖,故诗人以此为喻,这也包含了对苦楝花的盛赞之意;三是其典雅的颜色,苦楝花呈均匀的淡紫色,古时称帝王或仙人所居为“紫宫”,诗人的联想奇妙无比,也体现出其颜色的典雅;四是其花的形状,诗人将苦楝花花开的样子比作

展开阅读全文 ∨
温庭筠

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或说801、824)年—约866或说870、882年)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赋,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常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417篇诗文 ► 485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杂诗

佚名 佚名〔唐代〕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青天无云月如烛,露泣梨花白如玉。
子规一夜啼到明,美人独在空房宿。

空赐罗衣不赐恩,一薰香后一销魂。
虽然舞袖何曾舞,常对春风裛泪痕。

不洗残妆凭绣床,也同女伴绣鸳鸯。
回针刺到双飞处,忆著征夫泪数行。

眼想心思梦里惊,无人知我此时情。
不如池上鸳鸯鸟,双宿双飞过一生。

一去辽阳系梦魂,忽传征骑到中门。
纱窗不肯施红粉,徒遣萧郎问泪痕。

莺啼露冷酒初醒,罨画楼西晓角鸣。
翠羽帐中人梦觉,宝钗斜坠枕函声。

行人南北分征路,流水东西接御沟。
终日坡前怨离别,谩名长乐是长愁。

偏倚绣床愁不起,双垂玉箸翠鬟低。
卷帘相待无消息,夜合花前日又西。

悔将泪眼向东开,特地愁从望里来。
三十六峰犹不见,况伊如燕这身材。

满目笙歌一段空,万般离恨总随风。
多情为谢残阳意,与展晴霞片片红。

两心不语暗知情,灯下裁缝月下行。
行到阶前知未睡,夜深闻放剪刀声。

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麦苗风柳映堤。
等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

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
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数日相随两不忘,郎心如妾妾如郎。
出门便是东西路,把取红笺各断肠。

无定河边暮角声,赫连台畔旅人情。
函关归路千馀里,一夕秋风白发生。

花落长川草色青,暮山重叠两冥冥。
逢春便觉飘蓬苦,今日分飞一涕零。

洛阳才子邻箫恨,湘水佳人锦瑟愁。
今昔两成惆怅事,临邛春尽暮江流。

浙江轻浪去悠悠,望海楼吹望海愁。
莫怪乡心随魄断,十年为客在他州。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陇头吟

王维 王维〔唐代〕

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
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
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
身经大小百余战,麾下偏裨万户侯。
苏武才为典属国,节旄落尽海西头。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孟浩然

李白 李白〔唐代〕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扫码下载

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

APP会员免广告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