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苦楝花

温庭筠 温庭筠〔唐代〕

院里莺歌歇,墙头蝶舞孤。
天香薰羽葆,宫紫晕流苏。
晻暧迷青琐,氤氲向画图。
只应春惜别,留与博山炉。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庭院里黄鹂的歌声渐渐停歇,墙头的蝴蝶仍在独自飞舞。
苦楝花的香气从上方传来,熏染了形似帝王仪仗中精美华盖的树冠,花色深深浅浅,有如紫色的流苏。
浓密的花儿掩映在如青琐般的树枝中,苦楝花香气弥漫,花朵多得像画出来的一样。
只应该同春天依依惜别,然后将这苦楝花香留给博山炉。

注释
羽葆:帝王仪仗中以鸟羽联缀为饰的华盖。
晻暧:掩映。
氤氲:浓烈的气味。多指香气。

赏析

  本诗为诗人观赏庭院中的苦楝花时所作。

  开头两句点明了苦楝花所生长的环境。三、四两句则通过奇特的比喻表现出苦楝花的四大特征:一是浓烈的香气,“天香”本为唐代诗人李正封用以咏牡丹之语,此处移用,可见诗人对苦楝花评价之高,同时因苦楝树高,花在其顶部,香气似从天上而来,用“天香”一词也更为形象生动;二是其美丽的树冠,“羽葆”是古时用鸟羽做成的伞盖形皇帝仪仗,苦楝树树冠状如伞盖,故诗人以此为喻,这也包含了对苦楝花的盛赞之意;三是其典雅的颜色,苦楝花呈均匀的淡紫色,古时称帝王或仙人所居为“紫宫”,诗人的联想奇妙无比,也体现出其颜色的典雅;四是其花的形状,诗人将苦楝花花开的样子比作

展开阅读全文 ∨
温庭筠

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或说801、824)年—约866或说870、882年)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赋,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常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417篇诗文 ► 486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桃源行

王维 王维〔唐代〕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不见 一作:忽值)
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
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
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
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
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
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
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
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咸阳城东楼

许浑 许浑〔唐代〕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竹里馆

王维 王维〔唐代〕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